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離那個不能溫飽的時代越來越遠,然而生活的壓力、長期的負面情緒的加持等消耗了人的能量,導致身體不能夠承受這些情緒,出現抑郁、胡言亂語等軀體癥狀,這些都是我們的情志出現了問題,今天我們聊聊中醫中的癲證。
癲證屬于“精神病”范疇,是一種精神失常性疾病,在現代醫學中與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神經官能癥相似。常常表現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癡呆、自言自語、語無倫次、喜歡安靜不好動、不注意干凈衛生、不知羞恥,以及失眠、胃口不好、便秘等癥狀。
《內經》明確指出情志因素可導致癲疾的發生,在精神刺激下,氣郁痰凝,阻閉心竅,而“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導致了神明逆亂。癲證屬陰,是一種慢性疾病,在疾病最開始不易察覺,但一經發現我們應該積極面對,它不僅僅是一種心理疾病也是一種身體上的病變,針刺治療癲證是臨床中常見的治療手段。
令患者全身放松,取適宜的舒適臥位并將所選穴位處充分暴露,常規消毒后進行針刺:
平刺百會、印堂穴:
百會:前發際正中直上入發際5寸
印堂:兩眉頭連線的中點
3.毫針直刺內關、神門
內關:腕掌側橫紋上二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神門:腕掌側橫紋上,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4.毫針直刺豐隆2寸施以大幅度提插捻轉手法
豐隆: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肌的外緣
癲證除了針灸療法還可采用精神療法,與病人交談,盡可能尋找發病根源,從而避免不利的環境刺激,理解、關心、勸導、鼓勵病人,使其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照顧癲證病人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讓病人情懷開朗,避免意外刺激,不要排斥藥物治療,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解除思想疑慮與負擔,積極的治療。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健康的作息,合理的睡眠,健康的飲食,這些都有助于應付生活中的負性事件,減少癲證的發生;
2.調神暢志。本病與先天稟賦、心理因素有關,多由七情內傷所致,因此要注重調神暢志,保持情志舒暢,切忌憂思惱怒。
3.家屬要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家屬要給患者更多的耐心、理解和關愛,給予情感上的支持,重視患者的病情并及時就診和復診
撰稿:鄧益
審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東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