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呆,最常見就是西醫所說的阿爾茨海默病,是困擾老年人正常認知的迷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中醫的視角來探索癡呆的奧秘與調理之道。

在中醫理論中,癡呆被歸類為“呆病”或“善忘”,其發病多與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密切相關。中醫認為,癡呆的發生多因先天稟賦不足、年老體衰、久病不愈等因素導致腎虛精少、髓海不足、元神失養有關。此外,情志不舒、痰濁阻滯、瘀血內停等也是癡呆的重要誘因。這些病理因素相互作用,使得腦髓空虛、神明失用,從而引發癡呆。

那么癡呆患者最為直觀的表現是什么呢?是患者常常表現出記憶力減退、善忘等癥狀。例如,他們可能會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比如剛剛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甚至忘記家人的名字和電話號碼。隨著病情的加重,患者還會出現思維遲鈍、反應能力下降、語言功能受損等癥狀。他們的眼神也逐漸失去光彩,表情變得呆滯,行動也變得遲緩。這些變化不僅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中醫是如何治療癡呆呢?中醫一般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特點,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并結合其病因病機,采用補腎益精、益氣養血、活血化瘀、化痰開竅等不同的治療方法。

(1)中藥調理:中藥是中醫治療癡呆的重要手段之一。常用的中藥包括益智仁、遠志、銀杏、淫羊藿等,這些藥物具有改善認知功能、增強記憶力的作用。此外,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中醫還會開具相應的中藥方劑,如七福飲、還少丹等,以達到綜合調理的效果。

針灸療法: 針灸治療癡呆以填精益髓、補腎益智為主要治療原則,選取的穴位多以督脈為主,因其為“陽脈之以海”,通過蘊藏與調節身體陽氣以維持機體的正常功能。

主穴一般選擇:百會 四神聰 風府 印堂 內關 太溪 懸鐘 足三里。

操作:毫針常規針刺。四神聰刺向百會穴;百會針后加灸(重灸20分鐘以上),使患者感到艾灸熱力達到顱內和穴位深層。每天或隔天治療1次。

此外,還可以采用頭針,如頂中線、額中線、顳前線、顳后線,毫針強刺激;還可配合電針,連續波的密波中強度刺激。

及耳針法 選心、肝、腎、枕、腦點、神門、腎上腺,毫針淺刺、輕刺,也可用壓丸法。

通過這些針刺特定的穴位,可以刺激腦部神經,促進氣血流通,從而達到醒腦開竅、改善認知功能的目的。

﹙3)情志療法:中醫認為情志與臟腑功能密切相關。因此,在治療癡呆時,中醫也注重情志的調理。通過心理疏導、情志引導等方法,幫助患者緩解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增強自信心和戰勝疾病的勇氣。

總而言之,癡呆是一種復雜的認知障礙性疾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我們還可調整患者的飲食結構、增加適量的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等。通過綜合調理,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從而有助于癡呆的康復。中醫可以幫助患者緩解癥狀、改善認知功能、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全國中醫藥十四五高等教材 中醫內科學;王德敬《針灸治療》

(本文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審稿:郝洋/郭盛楠

排版:李述東

來源: 中國針灸學會科普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