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

關注孩子脊柱側彎

讓成長路上少走“彎路”

**一、**什么是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Scoliosis , SOS)也叫脊柱側凸,是一種三維脊柱畸形,在冠狀面脊柱側向彎曲,在水平面脊柱和胸廓發生旋轉,在矢狀面脊柱的生理曲度發生變化,側彎節段的脊柱活動幅度會降低,脊柱不能主動挺直,側彎通常會伴隨椎體旋轉,引起肋隆突或腰突。一般Cobb角大于10°才被稱為脊柱側彎,主要好發于青春期,隨著年齡的增加癥狀逐漸增加。

二,脊柱側彎的危害

1. 心理危害:

若出現比較明顯的畸形,發生了脊柱彎曲、 背部不對稱地隆起等狀況時,青少年可能會因為自身形體的原因變得自卑,影響青少年患者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心理發育。

2.形體危害:

脊柱側彎會對青少年形體造成極大的危害,具體如下圖所示:

3. 內臟危害

由于脊柱側彎主要發生在胸椎、腰椎等部位,可能會造成肺臟的壓迫,伴隨脊柱側彎的情況加重,可能會對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影響,稍大的活動量就會出現心慌氣短的表現。

4.健康危害

嚴重的脊柱側彎因脊柱受到長時間的壓迫可能會造成患者發生終身癱瘓的風險。

三、脊柱側彎診斷評估

診斷評估是針對脊柱側彎治療中第一部同樣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精準測評估能夠迅速確定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達到好的治療效果。

1. 觀察法

(1) 觀察雙肩是否等高,可以在平行鏡子上劃一根水平線作為參照

(2) 觀察兩側肩胛骨最下端是否有一側凸起

(3) 觀察兩側腰部的曲線是否對稱

(4) 觀察兩側胸廓或乳房是否對稱

(5) 觀察脊柱是否向一側偏斜


①雙肩不等高

②雙側乳房發育不對稱


③一側肩胛骨突出

④一側腰部凹陷


⑤脊柱向一側偏移

⑥雙側髖部不等高


⑦身體前屈時,背部雙側不等高

2. 查體法

第1點

觸摸并對比孩子雙側肩胛下角的位置是否等高,有沒有一側肩胛骨向后凸起。

第2點

觸摸并對比孩子的雙側背部是否有隆起、是否對稱

第3點

患者正常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觸摸并對比孩子的雙側腰部是否等高,是否對稱。

第4點

患者根據指令進行彎腰,評估人員從后側用手指沿著脊柱棘突從最上端劃至最下端,觀察椎體的力線是否處于正常直線。

第5點

進行亞當實驗,患者根據專業人員指令進行彎腰測試,由專業評估人員從后方檢視患者的背部是否有不對稱的突起。

3. 無輻射三維超聲脊柱側彎評估系統

Scolioscan是一種無輻射三維超聲脊柱側彎評估系統,通過臨床試驗結果顯示,Scolioscan的測量結果與X光成像保持高度一致,線性關系達到0.9464,為青少年早期脊柱側彎的篩查與治療提供了黃金的治療時機,并極大地降低了X光輻射及患癌率,且可以協助醫生以關節-肌肉-神經三維度為整體,全面進行脊柱側彎的綜合康復治療。

4. 影像學檢查

主要包含X線片檢查、CT掃描及磁共振(MRI),其中X線片使用較為廣泛,攝片包含站立位的脊柱全長正側位,并通過Cobb角判斷側彎角度大小。

5.下肢生物力學分析

1)足部檢查評估

下肢生物力學評估,包含足部掃描、便攜式步態分析、足底壓力測試及鏡面壓感測試,同時檢查是否存在長短腿、扁平(高弓)足、跟骨外(內)翻、骨盆高低及旋轉等。

①足部掃描:

②便攜式步態分析

③足底壓力測試:

靜態足底壓力測試

動態足底壓力測試

④鏡面壓感測試

四. 脊柱側彎保守治療集錦

1. 康復治療

脊柱側彎增長的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重視,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發展,現今的脊柱側彎矯形界,形成了來自不同地域的七大門派。各個門派各有所長,又相互包容。

七種脊柱側彎物理治療特定訓練(PSSE)流派

2. 脊柱側彎支具

3.矯形鞋墊

矯形鞋墊通過調整足部姿勢,協助糾正脊柱的不對稱性,提供額外支撐,改善步態和行走姿勢,減輕疼痛感,糾正足底壓力分布異常情況,調控下肢生物力線,有助于維護脊柱的穩定性和生理曲度。

案例分析

患者女,19歲,洗澡時發現姿勢異常于我院門診就診。臨床診斷:特發性脊柱側彎。??魄闆r:患者站立位雙肩基本等高,雙側肩胛骨不平,右側高于左側,存在明顯“剃刀背”,脊柱呈“S”型側彎,雙側腰背部肌肉分布不均勻,雙側肌力不平衡。輔助檢查:胸段右凸18°,腰段左凸30°。

患者適配脊柱矯形器,選用脊柱健康掃描評估、3D打印技術及個性化輔助器具定改制技術等,并利用三點力原理,對患者胸腰部側凸位置施加壓力進行矯正,并于施力對側進行釋放壓力處理,從而矯正生物力線異常,改善骨盆傾斜,均勻分布左右肌骨協調性,達到優異矯正效果。

通過脊柱矯形器介入,患者胸段右凸角度由18°改善至7°,腰段左凸角度由30°改善至5°。

來源: 康工愛心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