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的職業環境中,有一種較為隱匿卻危害不容小覷的疾病——鉻鼻病,它就像潛伏在某些行業工作者身邊的 “隱形刺客”,悄無聲息地侵蝕著人們的鼻部健康。
一、鉻鼻病的定義
在電鍍、制革和焊接等行業,工人常常會接觸到鉻化合物。六價鉻是其中最主要的致病元兇,它具有較強的氧化性和毒性。當這些鉻化合物以粉塵、煙霧等形式飄散在工作場所的空氣中,不可避免地會與人體的鼻腔發生接觸。六價鉻化合物因不與鼻黏膜表面蛋白相結合而沉積在鼻表面,引起鼻腔的遲發性過敏反應,導致鼻腔黏膜的慢性炎性反應。有研究表明,鉻化合物濃度高于0.1mg/m3時,即可發生鼻部慢性損害和鉻鼻病。
二、鉻鼻病的臨床癥狀
在接觸鉻化合物的早期,患者通常會感到鼻腔內有刺痛或燒灼感,仿佛鼻腔黏膜被針刺或火焰灼燒一般,同時會不自主地流出大量清水樣的鼻涕,鼻塞癥狀也開始出現,使得呼吸變得不夠順暢,此外還常伴有打噴嚏的情況。這些早期的刺激癥狀可能在一至兩個月后自行消失,但鼻腔內的病變卻可能在無明顯癥狀的情況下繼續緩慢發展,有時僅在定期體檢時才被發現。隨著病程進展,鼻腔黏膜干燥,鼻毛可能因鉻破壞鼻前庭毛囊組織而脫落,導致防塵功能喪失。鼻黏膜纖毛活動受到抑制,黏膜腺體分泌功能減弱,從而造成鼻腔黏膜干燥,干痂形成。患者還可能因鼻中隔黏膜被鉻塵或鉻酸霧破壞,出現鼻中隔黏膜糜爛、潰瘍,甚至鼻中隔穿孔。
三、預防鉻鼻病具體措施
(一)通風魔法
企業應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采用密閉化和自動化操作,減少六價鉻化合物的逸散。同時,安裝有效的通風系統,確保工作場所的空氣流通,降低鉻化合物的濃度。此外,定期清潔和維護設備,減少鉻化合物在工作場所內的積聚,也是預防鉻鼻病的重要措施。
(二) 超級面具
工人應佩戴合適的防塵口罩和防護手套,避免鉻化合物直接接觸皮膚或呼吸道。工作前可在鼻黏膜涂抹防護油膏,工作后及時洗澡、換衣、漱口,避免將污染物帶回家。此外,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是預防職業病的關鍵,企業應提供相關培訓,確保工人掌握正確的佩戴方法。
(三)健康體檢雷達
定期為接觸鉻的工人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建立健康檔案,及時發現早期病變。新入職員工應進行就業前體檢,患有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竇慢性炎癥、呼吸道疾病以及嚴重皮膚病者,均不宜從事鉻作業。用人單位還應根據職業健康檢查結果,采取相應措施,如調離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安排疑似職業病患者進行醫學觀察或診斷。
(四)知識盾牌
增強個人防護意識,了解和熟悉鉻鼻病的危害和防護措施,一定嚴格按照生產安全防護措施來保護自己,同時避免工作中的不良習慣,例如用手摳鼻、揉捏鼻腔等,防止進一步造成鼻腔黏膜的損傷。。
(五)醫療干預
對于已經出現鼻腔黏膜損害但未穿孔者,需要暫停鍍鉻作業,遠離鉻酸鹽環境。治療上采用5%硫代硫酸鈉溶液沖洗鼻腔,以及10%依地酸二鈉鈣軟膏均勻涂抹鼻腔來治療,可以有效促進鼻腔黏膜的恢復和愈合。對于已經發生穿孔的患者,則需要進行鼻中隔修復術來治療。
鉻鼻病是一種嚴重的職業病,其危害不僅局限于鼻部,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通過改善工作環境、加強個人防護、落實職業健康監護以及開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有效預防鉻鼻病的發生。企業和勞動者應共同努力,提高對鉻鼻病的認識和防范意識,保護職業人群的身體健康。
來源: 頭號感官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