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5億脫發人群遭遇“顏值焦慮”,當黃褐斑成為女性“美麗刺客”,傳統中醫正以系統性思維破解現代健康難題。日前,為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關愛女性健康,普及中醫皮膚護理與脫發防治知識,鹽城市科技館特邀鹽城市中醫院住院醫師潘廣濤以“中醫智慧守護美麗——皮膚健康與脫發防治”為主題,融合中醫理論與現代醫學開展了一場科普講座,為女性健康養護提供科學方案,讓現場觀眾在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碰撞中收獲實用美容“秘籍”。
黃褐斑科學防治:中醫解析內外調理方案
講座伊始,潘廣濤就強調,中醫美容注重“整體調理”。針對女性關注的黃褐斑問題,潘廣濤從成因到解決方案進行了系統剖析。他表示,紫外線、激素波動、遺傳、皮膚炎癥后遺癥及精神壓力等是黃褐斑的主要誘因,西醫常用氨甲環酸、維生素C以及谷胱甘肽等藥物進行治療。
相較之下,中醫通過內服疏肝顆粒、逍遙丸等中成藥,配合外用中藥面膜,如七白散、珍珠粉、當歸、黃芪、茯苓等組成的面膜,以及針灸、按摩等手段,可溫和改善色素沉著。
潘廣濤特別提醒,應慎用“快速美白”產品,要樹立正確的美白觀念。強調“防曬是美白第一步”,同時應該調理情志,多攝入維生素C、抗氧化食物,避免光敏性飲食,并且保證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生活習慣。
脫發應對指南:從控油到生發的三步策略
“脫發已非中老年專利,青少年患者正逐年增多。”講座現場,潘廣濤結合臨床數據指出,常見的脫發類型有腎虛型脫發、氣血兩虛型脫發、濕熱型脫發以及肝郁型脫發等。“那防脫的話,有‘三部曲’,分別是‘控油’‘防脫’以及‘生發’,對應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逍遙丸、七寶美髯丹等內用的中成藥,同時推薦外用何首烏、側柏葉、生姜以及一些中藥洗發水或生發酊。”潘廣濤說。
針對治療脫發的常見西藥米諾地爾和非那雄胺,潘廣濤坦言:“這兩種藥確實有生發的功效,但也伴隨著‘狂脫期’等一些可能出現的副作用,需要引起注意。”
飲食方面,潘廣濤分享了固發烏發豆漿、茯苓蓮子桂圓大棗粥以及當歸山藥烏雞湯等藥膳,配合高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減少油脂和糖分的飲食,充足睡眠、頭皮按摩、木梳梳頭、避免過度清潔等生活習慣的調整,也可以顯著改善脫發。
抗衰老的中醫方案:藥膳針灸多管齊下
在抗衰老領域,潘廣濤展示了中醫標本兼治、個體化方案、多層次、多機制同時起效的獨特優勢。他提到,中醫藥抗衰手段主要包括食膳、中藥、針灸、按摩和氣功等。
其中,常見的抗衰中藥包括人參、黃芪、枸杞等兼具補氣養血、抗氧化功效的藥食同源食材。除此之外,一些藥膳也有延緩衰老的作用,例如阿膠、花茶以及黃芪茯苓烏雞湯、山藥枸杞南瓜粥等。同時,太極拳、八段錦等傳統運動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調節免疫功能。現場,潘廣濤還介紹了足三里、關元、氣海、三陰交等保健養生的穴位及按摩手法,并表示,經常按壓這些穴位既有抗衰保健的功效,也能防治脫發。
此次講座融合了古老哲學與現代醫學,不僅為女性提供了實用的中醫美容知識,提高了女性對皮膚和脫發問題的認知,更傳遞了“健康美”的理念。
科普中國直播服務團隊對本次講座進行了全程直播。更多詳細信息,可點擊下方鏈接觀看回放。
點擊回看科普中國直播|中醫教你如何“內外兼修”守住頭發與顏值(https://h5.live.gmw.cn/cloud/h5/1741250799569133)
來源: 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