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付長營 滑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主任醫師 滑縣健康科普專家
結核病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性疾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多見。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低燒、盜汗、胸痛、食欲等癥狀是肺結核的主要可疑癥狀。
世界衛生組織(WHO)2024年全球結核病報告提醒2023年全球因結核病死亡人數為125萬,結核病重返全球單一傳染病死因首位。中國2023年估算的結核病新發患者數為74.1萬,估算結核病發病率為52/10萬,在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中國估算結核病發病數排在第3位,占全球發病數的7.1%,結核病死亡數估算為3萬,我國是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肺結核的報告發病數和病亡數長期處于我國甲乙類傳染病中的第二位,是危害我國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結核病發病率要控制在43/10萬以下的目標。
這種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有研究表明,1例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平均一年將傳染 10~15 個健康人,在人群密集、擁擠、通風不暢等環境下,將使更多的人受到感染。
哪些人容易得結核病?
容易患結核病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侵入人體的結核菌數量和毒力;二是人體的抵抗力。易感人群包括:
1.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的密切接觸者;
2.兒童、青少年、妊娠或生產后婦女、老年人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
3.患有糖尿病、矽肺、艾滋病等疾病的患者;
4.長期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的人群;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肺結核?
1.新生兒接種卡介苗。卡介苗對預防兒童重癥結核的發生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完全避免被感染或者發病。
2.注意開窗通風。在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場所,尤其是教室、集體宿舍等人員密集的場所,要注意經常開窗通風。這些場所內即使有肺結核排菌患者,經常通風也會使單位空間內的結核菌得到稀釋,其他人員感染的可能性就降低了。
3.佩戴口罩。健康人進入存在較高的感染風險的場所,如醫院、結核門診時,或者需要護理排菌的肺結核患者時,需要佩戴N95口罩。
4.增強機體免疫力。據研究,人體被結核桿菌感染后,一生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為10%,結核病的發病和機體免疫狀態密切相關。
5.積極篩查。有糖尿病、長期應用激素等病史者應該進行定期癥狀及影像學結核篩查。如果出現咳嗽、咳痰、低熱、盜汗、乏力等癥狀,時間達2周以上,或有咯血等疑似結核病癥狀,要盡快到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就診,力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結核患者如何避免感染他人?
1.規律抗結核治療,治愈肺結核:肺結核治療全程為6-8個月,耐藥肺結核治療全程為18-24個月,經規范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病人都可以治愈;
2.確診的傳染病肺結核病人應停工、休學,隔離治療;
3.肺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時,應避讓他人、遮掩口鼻;
4.肺結核病人不要隨地吐痰,要將痰液吐在有消毒液的帶蓋痰盂里,不方便時可將痰吐在消毒濕紙巾或密封痰袋里;
5.結核病人盡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如必須去,應當佩戴口罩;
居家治療的肺結核病人,應盡量與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風,佩戴口罩,避免家人被感染。
友情提示:
咳嗽、咳痰2周以上,應懷疑得了肺結核,要及時到當地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在我國縣(區)、地市、省(區、市)等區域均設有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在結核病定點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可享受國家免費政策。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