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您的腎臟發生了什么?
**1、**腎臟功能嚴重下降:
▲腎小球濾過率(GFR)通常低于 15ml/min/1.73m2,正常值為≥90。
▲腎臟無法有效清除毒素、多余水分及調節電解質平衡,導致身體內“垃圾堆積”。
2、可能出現以下癥狀:
▲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皮膚瘙癢。
▲水腫(尤其是下肢和眼瞼)、呼吸困難(肺水腫)。
▲尿量明顯減少或無尿、意識模糊(嚴重時抽搐或昏迷)。
二、何時需要開始血液透析?
透析不是“最后選擇”,而是改善生命的治療手段。
醫生會綜合 癥狀+實驗室指標 判斷時機:
1. 必須透析的緊急情況(立即開始)
▲高血鉀(血鉀>6.5mmol/L):可能導致心臟驟停。
▲嚴重酸中毒(血液pH值明顯下降):出現深大呼吸、昏迷。
▲肺水腫或心衰:因水分過多導致呼吸困難,利尿劑無效時。
▲尿毒癥腦病:意識模糊、抽搐、昏迷。
2. 常規透析啟動指征(需提前準備)
▲癥狀明顯:即使藥物控制,仍持續惡心、乏力、營養不良。
▲實驗室指標惡化:
GFR持續<5-10ml/min(糖尿病患者可能需更早)。
血肌酐>707μmol/L(僅供參考,需結合癥狀)。
血磷、甲狀旁腺激素(PTH)難以控制,骨痛加重。
▲營養狀態差:體重下降、白蛋白過低,無法通過飲食改善。
三、為何建議“及時透析”?拖延有何風險?
▲誤區糾正:“等實在不行再透析”可能危及生命!
▲早透析的好處:
減輕心臟負擔,降低猝死風險。
改善食欲和營養狀態,避免極度消瘦。
減少住院次數,提高生活質量。
▲拖延的風險:
突發高鉀血癥、心衰、腦水腫,可能來不及救治。
身體極度虛弱時透析耐受性更差。
四、透析前需做哪些準備?
**1、**建立血管通路(提前3-6個月)
▲動靜脈內瘺(首選):術后需6-8周成熟,定期檢查血流。
▲若血管條件差,可考慮人工血管或長期透析導管。
**2、**調整生活方式
▲控制飲水量、低鹽低鉀飲食(如避免香蕉、橙子、土豆)。
▲學習記錄每日尿量、體重變化。
**3、**心理與家庭支持
▲與透析患者交流,了解治療過程。
▲家屬參與,協助日常管理和情緒支持。
五、常見問題解答
1、****“透析后是不是就離不開醫院了?”
▲透析是長期治療,但規律透析可讓您恢復部分生活能力,許多患者仍能工作或旅行。
2、****“能否通過中藥/偏方避免透析?”
▲尿毒癥期腎臟已無法逆轉,偏方可能加重肝腎負擔,甚至導致中毒。
3、****“透析能活多久?”
▲生存期與年齡、基礎疾病、治療依從性相關,規范透析可存活10-30年甚至更長。
六、您的下一步行動
1、每月復查腎功能、電解質、血常規。
2、出現 氣短、夜間不能平臥、尿量驟減、心悸 立即就診。
3、與腎內科醫生保持溝通,制定個體化透析計劃。
來源: 宋懷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