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些罕見疾病,如苯丙酮尿癥、酪氨酸血癥、甲基丙二酸血癥、丙酸血癥、鳥氨酸氨甲酰轉移酶缺乏癥等疾病,都需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以避免加重疾病的進展。那么每種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是多少呢?

一、不同種類的食物蛋白質的含量

日常的食物來源有谷薯類、蔬菜類、畜禽肉類、魚蝦類、蛋類、奶類、豆類、堅果、油脂類等食物。每一種食物含有的蛋白質不同,下面是一些簡單的蛋白質的評估方式供參考使用。不同食物的具體蛋白質含量可參考《中國食物成分表:標準版》,并且在醫生和注冊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和搭配食物。

1、肉魚蛋奶豆類含有的蛋白質相對較高,也是優質蛋白質的來源。大概每一份約含有7克蛋白質。雖然這類食物是優質蛋白質,但是考慮到蛋白質的含量相對較高,應注意控制。

|| ||

2、蔬菜和水果中的蛋白質都是非優質蛋白,但是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我們也應該保證一定的攝入。對于低蛋白膳食的人群來說,每天至少有一半的蔬菜來源于瓜類的蔬菜,如冬瓜、黃瓜、絲瓜、西葫蘆等。

|| ||

3、谷薯類食物是日常飲食的能量主要來源,不同的谷薯類食物的蛋白質含量不同。對于限制蛋白質的人群來說,可優先選擇低蛋白的淀粉類食物,如沖調藕粉、蝦仁粉絲、炒土豆粉、炒河粉等,也可以使用玉米淀粉、小麥淀粉,與普通的面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做成饅頭、煎餅、蝦餃等。

|| ||

4、一般 **20 g的堅果,含有4g****蛋白質,烹調油是不含有蛋白質的。**所以如果沒有血脂異常的情況下,可適當增加烹調油,以保證熱量的充足。

二、低蛋白食品的選擇

天然食物一般都或多或少含有一定的蛋白質,對于蛋白質限制較為嚴格的患者來說,可根據病情和年齡選擇相對應的低蛋白食品:

1、低蛋白的面條、饅頭、米飯,可以作為正餐的主食進行食用。

2、現在還有一些低蛋白的發糕、曲奇餅干等食品,可以作為點心加餐食用。

低蛋白食品的使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患者不用額外擔心蛋白質的攝入,同時能夠保證熱量的攝入,從而讓患者有更多的選擇去食用優質蛋白質,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封志純,王艷,楊茹萊.遺傳代謝病防止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23.

[2] 中國腎臟病患者膳食指導(WS/T 557-2017).

作者:牛楊、盛金葉、馮一、湯慶婭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臨床營養科

項目來源:上海市健康科普青年英才專項**(JKKPYC-2022-06)**

來源: 星云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