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朋友發來一張檫木的照片。其實在江南的山林間,隱匿著這種神奇的樹木——檫木。它不僅是春天的報信者,更是大自然饋贈的寶藏,渾身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同揭開檫木神秘的面紗。

植物檔案大揭秘

檫木,學名Sassafrastzumu(Hemsl.)Hemsl.,別名半風樟、鵝腳板、花楸樹。它可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身為樟科檫木屬落葉大喬木,在植物界有著獨特的身份。

身披黃金甲的森林巨人

成年檫木就像森林中的巨人,能長到35米高,胸徑可達2.5米,在江南闊葉林中十分顯眼。它的樹皮很有特點,幼年時像碧玉般呈現黃綠色,隨著歲月流逝,老樹皮變成灰褐色還會縱裂,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新長出來的葉片好似鵝掌,卵形或倒卵形的葉片最長能有18厘米,到了秋天,葉子變成金黃,那景色,簡直美翻了。早春2-3月,檫木滿樹金黃的小花比葉子先開放,就像給枝頭撒上了金箔,8-9月又會結出藍黑色、像裹了糖霜的果實(表面有白蠟粉)。

江南山林的活地圖

檫木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長江以南的丘陵山地,從150米的低丘到1900米的高山,都能找到它的身影,適應性超強。

渾身是寶的“全能選手”

木材界的“變形金剛”:檫木的木材用途廣泛,它材質輕軟卻很堅韌,抗腐蝕性強,特別適合用來做造船龍骨;其木紋優雅,穩定性好,在明代的高端家具中常常能看到它;而且它易于塑形,深受雕刻匠人的喜愛,常被用來雕刻神佛像。

藥典里的“風濕克星”:檫木的根皮可厲害啦,煎服能治療跌打損傷,外敷還能緩解腰肌勞損,這是因為它含有黃樟油素等活性成分。在浙江民間,還有用它煮水泡腳的習俗,據說能祛寒濕,這“檫木湯”可真是奇妙。

工業界的“隱形助手”:檫木種子的含油率超過20%,可以提煉工業潤滑油;它的葉和果還能提取芳香油,是香水業珍貴的原料,沒想到吧,它在工業領域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五、森林里的“社交達人”

檫木在生態方面也很有智慧。和杉木混栽時(1:2行距),13年后蓄積量比純林提高107%,簡直是最佳混交伙伴。它深根系加上寬樹冠,每公頃在暴雨時能截留雨水200噸,是水土保持的小能手。而且它作為最早開花的喬木之一,還為早春傳粉昆蟲提供了關鍵蜜源。

個性十足的“樹中貴族”

檫木在栽培時也有不少有趣的地方。它的幼苗怕冷又怕曬,冬季移栽得給它裹上“苔蘚羽絨服”。園林師還發現,截干后它的萌蘗力超強,常用鐵絲把它塑造成“迎客松”的形態。不過它也有致命弱點,日灼病高發,盛夏得給它“打傘遮陽”,搭個遮陰棚。

正在消失的“活化石”

可惜的是,由于過度采伐,野生檫木種群被IUCN列為近危(NT)。不過現在浙江天目山已經設立了專項保護區,還開展人工授粉來提高結實率,希望能保護好這珍貴的物種。

檫木,從造船龍骨到藥箱秘方,從春日金花到秋日彩葉,在江南山水間書寫著自己的傳奇。下次去山野徒步時,不妨留意一下,說不定在某個向陽坡地,就能遇見它高大挺拔的身姿。

來源: 浙江省舟山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