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是人體最長最粗大的神經,由腰神經和骶神經組成,直徑可達1cm左右。這條神經由腰部,經臀部,延伸至大腿后部、小腿和腳部。坐骨神經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運動神經,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覺神經。

坐骨神經痛是由坐骨神經損傷引起的沿坐骨神經分布區陣發性或持續性疼痛的綜合征,多從臀部向大腿后側、小腿外側及足背外側放射。坐骨神經損傷的部位和程度不同,癥狀也不同,如灼痛,感覺異常或肌力減退,運動異常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導致坐骨神經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認為其發病機制為突出的髓核壓迫或過度牽伸神經根所致,從而產生以神經根為源頭的放射性疼痛。

梨狀肌綜合征是坐骨神經痛的又一常見原因,指由于梨狀肌的充血、水腫、痙攣及肥厚等刺激或壓迫坐骨神經,從而引起臀部及坐骨神經痛的一系列癥候群。

其次,腰椎管狹窄,脊柱退行性病變如關節炎、骨質增生,外傷和感染等也會引發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的治療包括保守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最恰當的治療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介入治療,她主要指超聲引導下的神經阻滯治療,微創、精準、效果好,是目前除保守治療之外的首選治療方案。

坐骨神經痛的預防:①保持良好姿勢,避免長時間久坐; ②加強核心肌群鍛煉,增強脊柱穩定性;③避免提重物或進行可能損傷腰部的活動;④戒煙限酒,少食辛辣油膩等。

來源: 網絡與工作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