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您身邊懂醫的朋友 / 讓健康變得更簡單
家庭急救箱:您家的“健康第一防線”
——護士教你科學配置與使用
一、急救箱的重要性:關鍵時刻能救命
據統計,80%的家庭意外傷害(如燙傷、割傷、過敏)發生在夜間或醫療資源不便時。一個規范的家庭急救箱可:
?? 在送醫前控制傷情(如止血、固定骨折)
?? 避免錯誤處置加重傷害(如亂涂牙膏治燙傷)
?? 為慢性病患者爭取搶救時間(如哮喘急性發作)
二、必備物品清單:基礎版+特殊人群補充
【基礎配置】
消毒防護:
一次性醫用橡膠手套(3-5副)
碘伏棉簽(獨立包裝)、75%酒精噴霧
生理鹽水(10ml/支,沖洗傷口用)
創傷處理:
無菌紗布(5×5cm、10×10cm各1包)
彈性繃帶、醫用膠布、創可貼(多種尺寸)
止血棉/止血粉(處理較深傷口)
急救工具:
醫用剪刀(圓頭)、鑷子、體溫計
冰袋/冷敷貼(扭傷、燙傷初期使用)
手電筒(檢查瞳孔或口腔異物)
常用藥品:
退燒止痛: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兒童用滴劑)
抗過敏:氯雷他定片(成人)、西替利嗪滴劑(兒童)
止瀉:口服補液鹽Ⅲ、蒙脫石散
【特殊人群補充】
心臟病患者:硝酸甘油片(避光保存,開瓶后3個月更換)
哮喘患者:速效吸入劑(如沙丁胺醇氣霧劑,定期檢查有效期)
嬰幼兒:退熱貼、喂藥器、防抓傷手套
三、使用三大原則
清潔優先:處理傷口前務必洗手、戴手套,避免感染
對癥使用:淺表擦傷 → 生理鹽水沖洗 → 碘伏消毒 → 紗布覆蓋扭傷48小時內 → 冰敷(每次≤20分鐘)→ 彈性繃帶加壓
及時送醫:出現以下情況立即撥打120:
?? 大出血不止 ?? 意識模糊 ?? 嚴重過敏反應(呼吸困難、喉頭水腫)
四、常見誤區與糾正
? 誤區1:“棉簽蘸酒精消毒最干凈”
? 正解:酒精刺激性強,僅用于完整皮膚消毒;傷口內用生理鹽水+碘伏
? 誤區2:“燙傷馬上抹牙膏/醬油”
? 正解:立即冷水沖淋15分鐘 → 覆蓋無菌紗布 → 就醫
? 誤區3:“止痛藥隨便吃,能忍就不吃”
? 正解:劇烈疼痛可誘發休克,但需注意:
不明腹痛禁用止痛藥
24小時內布洛芬勿超4次
五、日常維護指南
定期檢查:每3個月核對物品,過期藥品及時更換(如開封的碘伏有效期僅7天)
分類存放:藥品與外用藥分開放置,所有物品貼中文標簽
合理放置:存放在干燥陰涼處(避免衛生間或廚房)固定位置全家知曉,但兒童無法觸及知識儲備:建議家庭成員學習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
護士特別提醒
急救箱≠萬能藥箱,不推薦存放抗生素、注射器等處方藥品
老人急救箱需用大字標簽,慢性病藥物單獨分裝并注明用法
自駕出游時準備車載急救包,增加止血帶、救生毯等物品
溫馨提示
本周日可做三件事:
檢查家中急救箱是否缺項
用記號筆在藥品盒上標注開封日期
教孩子認識急救箱標志:“這是救命箱,不能隨便玩”
參考資料:
1.全網資源
2.圖今日頭條
作者:汪護士。您身邊一個懂醫的朋友,讓健康變得更簡單。
壹:汪護士發表在本平臺的原創文章屬于原創保護,原創作品允許轉載,轉載時請務必以超鏈接形式標明文章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 、作者信息。否則侵權必究。
貳:汪護士尊重其他作者原創,轉載有出處的文章。文章/視頻/圖片中涉及第三方利益的文章,請與汪護士聯系,汪護士將予以及時刪除。
來源: 汪護士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