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下午,全國首個科普視聽館——知識就是力量科普視聽館迎來了一批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物館館長劉強、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周兵、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齊莎、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黃宛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王寶會、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副館長周偉、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北京天文館原館長朱進、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主任王立祥,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副教授王曉茹十位科學大咖齊聚一堂,為現場的青少年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普互動體驗。
劉強:探秘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歷程
在歷史科考體驗區,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物館館長劉強帶領青少年探秘地球上的生命演化歷程。劉強館長從地球的年齡與地球上最老的巖石這兩個角度切入,用生動形象的講述,吸引了眾多同學主動參與互動交流。“石頭是怎樣形成的?” “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怎樣影響地球,從而導致恐龍滅絕的?”同學們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劉強根據同學們不同的知識水平進行深入淺出的解答。通過對化石標本展品的介紹,讓學生們了解古生物研究對認知生物演化進程的貢獻。
周兵:帶領青少年探秘能源新知
在材料能源體驗區,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中國氣象局氣象服務首席專家周兵為大家帶來“氣候系統臨界點與青少年氣候行動”主題講座。在講座過程中,周兵老師講述了地球的氣候變化特征,極端天氣頻發、全球平均溫度不斷升高,氣候系統越來越不穩定,地球是個大家庭,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因此,周兵老師倡導學生們從點滴做起,養成節能環保習慣,崇尚綠色生活,如關燈節電、少乘車,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力量。
齊莎:真菌王國游歷記
生命科學體驗區中,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齊莎帶領青少年探索微生物王國的奧秘。在講解過程中,齊莎老師展示了很多真菌的圖片和視頻,為孩子們呈現了真菌世界的豐富多彩、廣闊無邊:有我們常吃的杏鮑菇、平菇,有麋鹿愛吃的地衣,更有云南深山中其貌不揚卻劇毒無比的鵝膏菌。齊莎老師將真菌與生活的實際問題聯系起來,引人入勝,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常識,更引導孩子們發現身邊的科學。
黃宛寧:大國重器的知識盛宴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黃宛寧來到了大國重器展區,為青少年們介紹了我國在載人深潛領域取得的輝煌成果,以及其中蘊含的一些主要工作原理和關鍵技術,包括“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和“奮斗者號”。黃老師用頗為風趣的講解方式,向現場的青少年朋友們作出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引人入勝。最后,黃老師勉勵在場的青少年,希望大家努力學習,多思考多鉆研,以后也能為祖國的深海探索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寶會:引領青少年探索航天世界
在航空航天展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寶會結合場館陳設,為大家進行了一場有趣又有料的航天領域知識科普。在講解過程中,王寶會老師帶領大家穿行在場館中,從航天服材料到衛星組網,從渾天儀到火箭發射,他還帶著大家從月球穿越到火星,詳細介紹了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成就,跟隨著嫦娥六號和祝融號在太空中探索。學生們好奇于火星上的土壤成分,探知月壤對人類發展的作用,現場氛圍十分熱烈,大家踴躍提問,沉浸在神奇的航天世界中。
周偉:圖紙起步到智能高鐵,
中國鐵路進化全記錄
在工業制造體驗區,中國鐵道博物館正陽門展館副館長、中國鐵路文物鑒定委員會專家周偉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場關于我國鐵路發展歷程的精彩講述。從早期依賴圖紙、艱難引進技術,到如今高鐵自主生產、實現智能化飛躍,周偉老師生動展現了這段波瀾壯闊的發展之路。此外,周偉老師還貼心分享了 12306 購票小竅門。面對同學們拋出的 “高鐵的安全性如何?”“高鐵速度多少較為合理?” 等問題,周偉老師從高鐵成熟的技術層面進行了細致解答。
蘇德辰:自然美景背后的科學
——大美巴中
在地球科學體驗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蘇德辰老師從成語 “水滴石穿” 切入,引導大家思考水與石頭的力量對比,詳細闡述水依靠多樣形態和匯聚之勢侵蝕石頭的原理。他深入講解巖溶地貌的形成過程,介紹溶洞中姿態萬千的鐘乳石、石筍、鵝管石與石柱,科普河流侵蝕地貌、嶺脊型峰叢等知識。面對 “光霧山的地質情況如何”“南龕石窟、大同石窟如何更好維護以防風化” 等疑問,蘇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一解答,帶領同學們領略自然科學的奇妙之處。
朱進:引領青少年探索宇宙奧秘
宇宙萬物體驗區在著名天文學家朱進的帶領下,走進了浩瀚的宇宙。從研究小行星的意義,到探索宇宙奧秘的征程,再到天體撞擊的奇妙現象,他將神秘的宇宙知識生動地呈現在同學們眼前。朱進老師特別強調,科學并非孤立存在,它需要眾多學科知識的共同支撐。天文學的研究,離不開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助力。他希望同學們要扎實掌握各學科知識,為未來探索科學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王立祥:青少年自主生命健康之力
醫學健康體驗區迎來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原急診科王立祥主任,他以青少年自主生命健康之力為主題,為青少年們介紹如何發揮自主生命健康的內在動力、增強自主生命健康的能力、鍛造自主生命健康的毅力、聚集自主生命健康的合力,為青少年自我管理生命健康賦能。王立祥表示,“四力”的本質是賦予青少年成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王曉茹:人工智能未來暢談
在人工智能體驗區,北京郵電大學王曉茹老師談及人工智能與象棋的關系,并通過三步拆解了機器人下棋的神奇過程:用攝像頭看清棋盤、利用搜索算法和打分系統選出最優解、機械臂精準移動棋子。在王老師生動的講解下,孩子們也腦洞大開,對人工智能的未來與人類的未來展開了暢想。
十位科學家憑借各自科研領域的豐富知識和對科普工作的熱愛,為青少年們開啟了一扇通往科學世界的大門。未來,知識就是力量科普視聽館將致力于為青少年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生動有趣的視聽科普內容,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挖掘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探索,助力青少年在科學道路上勇敢前行。
來源: 《知識就是力量》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