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 S 因流感并發肺炎去世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這一悲劇再次提醒我們,流感并非普通感冒,尤其對于重癥高危人群,它的危害不容小覷。下面,就讓我們跟著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科張權主任一起全方位的認識流感,學會如何判斷、治療與預防。

流感究竟是什么?
流感,全稱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發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四種類型,其中甲型和乙型病毒是導致人類流感流行的主要病原體。這些病毒傳染性極強,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患者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帶有病毒的飛沫,被他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也能通過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比如接觸了被病毒污染的門把手、桌面后,再觸摸自己的口鼻眼,病毒就會趁機侵入人體。
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區別 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引起,癥狀相對較輕。發熱通常是低熱,一般不超過3天,且不會伴有寒戰。打噴嚏、流鼻涕是它的常見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較小。

而流感起病急驟,患者往往突然就感覺身體不適。病程一般持續5-7天,發熱多為高熱,體溫常常能達到39.0-40.0℃,還伴有明顯的畏寒、寒戰。全身癥狀明顯,會出現乏力、頭痛、肌肉酸痛、腹瀉等癥狀,讓人渾身沒勁兒、疼痛難忍。更嚴重的是,流感還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并發癥,像病毒性肺炎、心肌炎、神經系統損害等,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兒童感染流感后,除了上述癥狀,比成人更容易出現頭痛、胃部不適、嘔吐、腹瀉等情況。

快速判斷是流感還是感冒的方法 如果身邊有人感染了流感,自己又沒做防護就和他們密切接觸過,之后出現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那就很有可能感染了流感。想要準確判斷,可以進行檢測。一種方式是做好防護后去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做流感病毒核酸或快速抗原檢測,這兩種檢測方法能在流感早期做出準確診斷,醫生還能根據檢測結果和個人情況,判斷是否需要藥物治療。要是不想去醫院,也可以選擇在家自我檢測,市面上有流感檢測試劑盒,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后,按照說明書操作,能輔助初步判斷。

得了流感能 “硬扛” 嗎? 如果感染流感后沒有出現并發癥,多數患者的病程具有自限性,發熱3-5天后會逐漸消退。這類患者可以先居家觀察,期間要盡量避免與他人接觸,防止病毒傳播。針對高熱癥狀,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對癥治療藥物來緩解不適。

但有些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容易發展成重癥,比如兒童、老年人、孕婦,以及患有慢性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的人。這些重癥高危人群一旦出現流感癥狀,應盡早去醫院做流感病毒核酸檢測及其他必要檢查,盡快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千萬不能在家 “硬扛”,以免延誤病情。

流感的治療與預防 1. 治療流感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有奧司他韋、瑪巴洛沙韋、扎那米韋等,這些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并且最好在發病后的24-48小時內開始服用,用藥越早效果越佳。除了抗病毒治療,患者還需要多休息、多喝水,保證充足的睡眠和營養豐富的飲食,這有助于身體恢復。如果出現高熱、咳嗽等癥狀,可以使用相應的對癥治療藥物緩解癥狀。出現高熱不退、呼吸困難等嚴重癥狀時,必須及時到醫院就診。

2. 預防流感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種流感疫苗。每年的流感疫苗會根據當年流行的病毒株進行調整,建議在流感季節來臨前接種,一般是每年的9-11 月。日常防護也很重要,在流感高發季節,盡量避免去人員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如果必須前往,最好佩戴口罩;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天定時開窗通風;要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 “七步洗手法” 認真清洗;加強鍛煉,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均衡,增強身體免疫力。

流感雖然可怕,但只要我們了解它的特點,掌握正確的判斷、治療和預防方法,就能有效應對。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來源: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