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京
2016年11月13日
2016年11月中旬,我來到了傳承第八站——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之城,南京!
南京自古就有“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的美譽,也有著“六朝古都”之榮耀。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到中山陵,從鐘鼓樓到總統府,從秦淮河到夫子廟,一路的歷史和文化,一路的文明和滄桑。這是一個古老而包羅萬象的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與現代文明水乳交融,古老的建筑悄悄地躲藏在都市的繁華之中,訴說著他的過去,展示著他的未來。
合肥到南京少時即達,走出南京南站,冬日的南京更顯得莊嚴肅穆,帝都風范盡顯。報名、入住,養精蓄銳。
循例,簡短的開班式后即開始了為期一周的理論和實踐學習:楊新建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如何保證煎藥質量、采用何種有效方法控制煎藥質量”,正確煎服中藥是保證療效的基礎,關系到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在我們平時的工作中要非常重視。整個課程闡述了影響煎藥的五個因素,令人頗受啟示,在其位謀其政,在今后的窗口服務中,將全面提高員工的專業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用藥咨詢服務。隨后,郭巧生教授的“現代農業技術在藥用植物生產上的應用”介紹了現代農業技術(如設施栽培技術)在藥用植物種植上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藥材的質量,還可以擴大生產規模,使中藥材的質量精細化、可控化。為中藥的國際化發展,提供技術的平臺。祁乃喜教授向我們介紹了江蘇省中醫院中藥部的管理和考核模式,有很多值得中藥房管理者學習和借鑒的地方。萬偉忠教授的“中醫膏方規范化研究與探討”,從膏方開方管理和加工管理兩個方面著手,通過系統性的研究,制定出膏方標準化指導性意見。學習膏方制作是我此行的重要任務之一,現時正是膏方進補的季節,我院的膏方制作量亦逐年增加,但流程有待完善,效率亟待提高,質量更需監管。
第二天的傳承學習由理論教學和實地參觀組成。倪文澎教授和劉志輝教授從醫療機構制劑室的人文管理和中藥制劑的申報研發兩個方面探討了中藥制劑未來的發展模式。醫療機構制劑是傳統智慧的結晶,我們應該利用現代的科研技術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推動中醫藥的繼承與創新。我院亦有很多特色的院內制劑,不僅臨床效果好而且價格低廉,頗受患者的肯定,希望各級領導能給予重視。近年來,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突出,已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作為省級三甲醫院的工作人員,我們更要為患者把好關,提供優質可靠的中藥材。朱育鳳教授全面地介紹了中藥飲片常見質量問題以及相應的對策。中藥飲片的鑒定除了傳統的一看、二摸、三聞、四嘗,新的檢測技術的應用,也為打擊假藥、劣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此外,建立藥材種植基地,從源頭把關中藥飲片質量,實行全過程質量監控,為患者提供安全綠色的中藥材,亦不失為各省中醫院可借鑒之模式。“安全綠色”中藥飲片理念,不僅在江蘇,全國均可效仿之。隨后,我們實地參觀了江蘇省中醫院的制劑實驗室、制劑部、中藥飲片庫房以及中藥調劑室。
第三天的學習主要圍繞著醫院制劑展開:達慶國教授介紹了現代制藥設備在中藥制劑生產檢驗中的應用,新設備使用不僅擴大了生產規模,提高了機械化程度,還改善了中藥制劑的質量;周琴妹教授從質量標準、檢驗方法等層面探討了中藥制劑質量標準化的控制方法;吳旭彤教授從質量管理和生產管理的角度講述了江蘇省中醫院醫院制劑生產過程中的管理細節。整個課程,從機器設備、質量標準到管理細節,全面地介紹了中藥制劑的生產和質量標準化的先進方法。下午,前往鐘山風景區內的植物園參觀學習,南京中山植物園兼具園林外貌與科學內涵。整個園林秀色天成,令人仿佛步入一個奧妙無窮的植物王國。時因行程倉促,僅重點參觀了藥用植物園。
最后一天我們赴馬鞍山參觀江蘇省中醫院中藥飲片炮制基地以及野生藥材資源考察。站在安徽的土地上參觀江蘇省中醫院藥材基地,作為安徽省中醫院中藥房主任,其時頗感汗顏……
醫療從來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公共服務,而隨著今天數字化浪潮的席卷,智能時代的來臨,古老的中醫藥文化也依托現代科學技術以一種新的姿態為人民提供更有效更優質的服務。保證煎藥質量;加強對醫療機構制劑室的人文管理和對中藥制劑質量的嚴格把關;提高機械化程度,以此改善中藥制劑的質量,這是我院加快發展的“參照系”。深感我院自主研發質優價廉廣受好評的特色制劑,理應得到更大范圍推廣。總之,江蘇省中醫院專家們的授課精彩紛呈,傳承培訓緊張而又充實,在此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及同仁們。中醫藥之興既在傳承更在普及,時不我待,未敢怠慢,當晚即回合肥,準備安徽省中醫院中藥知識大賽!
來源: 安徽省中醫院徽派炮制實訓中心、中藥識別科普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