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出生于安徽懷寧,中國共產黨黨員,九三學社社員,核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前是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副主任。

鄧稼先1941年考入西南聯合大學物理系;1945年從西南聯合大學畢業,先后任教于昆明市文正中學、培文中學;1946年任北京大學物理系助教;1948年10月赴美國普渡大學物理系學習深造,畢業后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10月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52年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1954年—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副學術秘書;1958年起歷任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理論部主任,九院901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九院副院長、院長,核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科技委員會副主任;1972年任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長;1979年任核武器研究院院長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2歲;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鄧稼先主要從事中國核武器的發展與研制工作。自1958年以來,鄧稼先組織領導開展了爆轟物理、流體力學、狀態方程、中子輸運等基礎理論研究,對原子彈的物理過程進行了大量模擬計算和分析,從而邁開了中國獨立研究設計核武器的第一步;領導完成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方案并參與指導核試驗前的爆轟模擬試驗;組織領導了氫彈設計原理、選定技術途徑的研究;組織領導并參與了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的研制與試驗工作。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鄧稼先在組織領導與規劃中國新的核武器工作中作出了貢獻。從1958年至1986年,中國共進行了32次核試驗,其中有15次是鄧稼先指揮。

來源: 圖文來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