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檢查主要用于肝臟相關疾病的排查和診斷,及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如膽囊炎、胰腺炎等。另外,當出現不明原因的黃疸、厭食、腹脹、右上腹疼痛、水腫、消瘦時,也需要檢查肝功能來進行輔助診斷。
肝功能檢查項目通常包括肝臟的蛋白質代謝功能,膽紅素和膽汁酸代謝功能,酶學指標,脂質代謝功能,肝臟排泄和解毒功能的檢測。
肝功能檢查前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必須空腹進行:
我們準備去醫院做肝功能檢查時,最好是空腹,如果我們吃了早餐再去做檢查,將會導致體內產生一些化學物質影響檢查的精確性。
**2、**飲食:
在檢查肝功能前三天,最好少吃一些像胡蘿卜素或葉綠素的食物。如菠菜,胡蘿卜,西紅柿,油菜等,來避免影響膽紅素水平。
在準備肝功能檢查前一晚,我們應進食清淡食物,不要吃太油膩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可使血脂試驗明顯增高,會使得這一項檢查數據不夠精準,從而影響整個檢查結果。
3、藥物:
停服影響肝功能結果的藥物,如維生素D等。
4、感冒了不能去做肝功能檢查:
因為感冒了可能會影響肝功能檢測的結果,最好是等待感冒痊愈七天后再去做檢查。
5、檢查前不要飲酒:
在肝功能檢查前,24-48小時之內不要飲酒,劇烈運動和酒精對轉氨酶的值都有影響。
6、檢查前不要熬夜,不要劇烈運動
怎么解讀肝功能檢查結果?
1、轉氨酶:丙氨酰氨基轉移酶(ALT)和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反映肝細胞的炎癥壞死以及急慢性肝臟損傷。
丙氨酰氨基轉移酶(正常值在9-50IU/L),主要存在于各種細胞中,尤以肝細胞為最,其次是腎臟、心肌和骨骼肌。在各種急慢性肝臟疾病中肝細胞出現變性、壞死、細胞膜通透性增加等,ALT 大量釋放入血中,因此 ALT 是反映肝細胞損害的敏感指標。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正常值在15-40IU/L),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臟、骨骼肌和腎臟。當血清 AST 活性增高持續超過 ALT 活性時,提示肝炎病變呈慢性化和進展性,提示肝實質損害嚴重,是慢性化程度加重的標志。多見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
2、堿性磷酸酶、谷氨酰轉肽酶
堿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轉肽酶廣泛存在于人體各個組織,但血清中的來源主要是肝臟。其指標異常表示膽汁排泄不暢,有可能是淤膽型肝炎,肝外膽道梗阻等引起的膽道阻塞和淤積。
3.膽紅素:膽紅素是血液循環中衰老紅細胞在肝、脾及骨髓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分解和破壞的產物,有直接膽紅素(DBil)和間接膽紅素(IBIL)之分,兩者之和為總膽紅素(TBiI)。指標異常表示肝臟解毒能力下降,代謝膽紅素能力下降。
血清總膽紅素(正常參考值≤26.0umol/L)能準確地反映黃疸的程度,對臨床診斷隱性黃疸有重要意義。
直接膽紅素(正常參考值:≤4 .0umol/L),增高主要由膽汁淤積所致,主要見于阻塞性黃疸、肝癌、胰頭癌、膽石癥、膽管癌等。
如果出現了一些肉眼可見的癥狀,比如鞏膜發黃,皮膚黃,小便黃,那需要警惕肝炎,肝硬化,膽結石等問題,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4.蛋白類
肝臟能合成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白蛋白減低,說明肝臟合成功能減退,儲備能力下降。
定期進行肝功能檢查十分必要,因為肝臟是人體較為重要的代謝、免疫器官。那么我們如何養護肝臟呢?
1、注意飲食:飲食以辛溫、甘甜、清淡為主。多吃綠色蔬菜,避免暴飲暴食以及攝入較多的油膩,辛辣刺激食物。原因在于肝臟通過分泌膽汁幫助機體消化食物,如果飲食不當造成肝臟負擔,加重肝臟分泌大量膽汁,從而使肝細胞和肝功能受到損傷。
2、避免大量飲酒:酒精對于肝細胞會造成損傷,一旦肝細胞廣泛損傷,會造成大量纖維組織增生,引起酒精性肝硬化,造成嚴重并發癥。
3、避免過度熬夜勞累:睡覺,吃飯,工作,學習和休息都要養成一定時間規律。如果人體在夜間11點到凌晨1點沒有得到充足休息,會使肝臟和膽囊得不到充分恢復,長此以往會加重肝臟負擔,引起肝臟疾病發生。
4、調暢情志,多疏肝解郁:中醫認為,怒傷肝,經常發脾氣,情緒波動比較大的人,肝臟持續處在不佳狀態,因此要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
5、適當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機體抵抗力,改善心理狀態,調節情緒,調養者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羽毛球等運動。
6、多敲肝膽經:自然站立,將一只腿彎曲,緊接著用手敲打肝經,從大腿內側拍打至小腿內側面;緊接著敲打膽經,從大腿外側敲打至小腿外側,一天拍打1到2次,每次拍打30到50次即可。
來源: 山西白求恩醫院消化內科 張冉、杜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