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景喜英
單位 山西白求恩醫院
春節假期,是一年中難得的放松時刻,走親訪友、聚餐宴請,美食當前,人們往往難以抵擋誘惑。然而,正月初八假期結束后的第一天,醫院里胃腸鏡檢查的患者數量激增,尤其是胃鏡檢查的患者更是占據了多數。這種現象的背后,是長假期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我們的身體,特別是消化道,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深刻反思,究竟該如何自律,通過合理的飲食和規律的作息來保護我們的消化道健康,同時預防膽囊炎、胰腺炎等其他疾病呢?節后消化道問題頻發,原因何在?
在春節這個歡樂的節日里,我們的飲食和作息往往會陷入一種無序的狀態。親朋好友相聚,各種美食琳瑯滿目,我們常常會在不知不覺中暴飲暴食。油炸食品、高糖糕點、辛辣菜肴等,這些食物雖然美味,但卻會給我們的消化道帶來巨大的負擔。此外,假期里人們的社交活動頻繁,熬夜打牌、追劇、玩游戲等情況屢見不鮮,導致睡眠嚴重不足。飲食和睡眠的雙重不規律,使得胃腸道的正常功能被打亂,胃酸分泌失調,胃腸蠕動紊亂,從而引發一系列的消化道問題。
胃脹、胃癱、消化不良、便秘等癥狀就是這些問題的典型表現。胃脹時,胃部會有明顯的飽脹感,甚至伴有疼痛,讓人坐立不安;胃癱則是胃部的排空能力下降,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進一步加重了胃部的負擔;消化不良會導致食物無法被充分消化吸收,營養物質流失,還可能引發惡心、嘔吐等不適;便秘則會讓我們排便困難,毒素在體內堆積,影響身體健康。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長期下去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如胃潰瘍、胃炎、腸炎等。
除了消化道問題,膽囊炎和胰腺炎也與春節期間的不良生活習慣密切相關。膽囊炎的發作往往與高脂肪飲食有關,過多的脂肪攝入會刺激膽囊收縮,排出膽汁來消化脂肪。如果膽囊本身存在結石或炎癥,就容易導致膽汁排出不暢,引發膽囊炎。胰腺炎則是由于暴飲暴食、大量飲酒等原因,導致胰腺分泌的胰液在胰腺內被激活,消化胰腺自身組織,從而引發炎癥。膽囊炎和胰腺炎一旦發作,疼痛劇烈,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自律飲食,守護消化道健康
調整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節后,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飲食結構,讓我們的飲食更加健康、均衡。減少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體積,預防便秘。例如,每天可以保證攝入500克左右的蔬菜,如西蘭花、菠菜、胡蘿卜等;200-350克的水果,如蘋果、香蕉、橙子等。同時,用糙米、燕麥、全麥面包等全谷物食品代替部分精細米面,這些食物不僅富含膳食纖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對身體健康大有裨益。
控制食量,規律進餐
暴飲暴食是導致消化道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節后,我們要學會控制食量,每餐吃到七八分飽即可。可以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將一天的食物分成5-6餐來吃,這樣既能減輕胃腸道的負擔,又能保證身體的能量供應。此外,要養成規律進餐的習慣,每天盡量在相同的時間吃飯,讓胃腸道形成規律的生物鐘,有助于消化液的定時分泌,提高消化功能。
避免過度飲酒和咖啡因攝入
春節期間,飲酒是很多人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然而,過度飲酒會對胃黏膜造成嚴重的損傷,增加胃炎、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風險。節后,我們要盡量減少飲酒量,最好做到滴酒不沾。同時,也要控制咖啡因的攝入,如咖啡、茶等。咖啡因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胃部不適。如果喜歡喝咖啡或茶,可以選擇低咖啡因或無咖啡因的產品,并且不要在空腹時飲用。
規律作息,為消化道健康保駕護航
保證充足睡眠,促進身體修復
睡眠對于身體的恢復和健康至關重要。節后,我們要盡快調整作息時間,保證每天有7-8小時的充足睡眠。睡眠過程中,身體會進行自我修復和調整,胃腸道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晚上盡量在11點前入睡,早上7點左右起床,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睡前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以免藍光刺激影響睡眠質量。可以在睡前泡個熱水澡、喝一杯溫牛奶,幫助放松身心,促進睡眠。
適當運動,增強胃腸蠕動
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節后,我們要逐漸增加運動量,每天可以進行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等。運動時間可以選擇在飯后1-2小時,這樣既不會影響消化,又能起到促進胃腸蠕動的作用。此外,還可以進行一些腹部按摩,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次10-15分鐘,每天2-3次,有助于緩解胃脹、消化不良等癥狀。
預防膽囊炎、胰腺炎,從生活細節做起
合理飲食,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
膽囊炎和胰腺炎的發生與飲食密切相關。為了預防這兩種疾病,我們要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油炸食品、奶油、蛋黃等。這些食物會增加膽汁和胰液的分泌,加重膽囊和胰腺的負擔。可以選擇一些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魚類、豆類、蛋類等,這些食物既能保證身體的營養需求,又不會對膽囊和胰腺造成太大的壓力。
規律進食,避免暴飲暴食
規律進食是預防膽囊炎和胰腺炎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過度饑餓或過度飽食。過度饑餓會導致膽汁在膽囊內濃縮,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過度飽食則會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液,容易引發胰腺炎。此外,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以免引起腸道感染,誘發膽囊炎和胰腺炎。
控制體重,避免肥胖
肥胖是膽囊炎和胰腺炎的危險因素之一。肥胖者體內脂肪含量過高,會影響膽汁和胰液的分泌和排泄,增加患病的風險。因此,我們要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來控制體重,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如果體重超標,要制定科學的減肥計劃,逐步減輕體重,但不要采取過度節食等極端的減肥方法,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節后是我們調整生活方式、保護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時期。通過自律飲食、規律作息,我們可以有效預防和緩解消化道問題,同時降低膽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發生風險。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為自己的身體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迎接新一年的挑戰和機遇。
來源: 科普678508c69b7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