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2024年度科普績效自評及2025年工作計劃
2024年,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以下簡稱神農草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十四五”國家科學技術普及發展規劃》,以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服務廣大群眾為宗旨,廣泛開展中醫藥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促進科普高質量發展、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在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等方面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做出了突出貢獻。現將2024年的科普工作總結如下:
一、重要工作舉措
(一)持續深耕科普工作主業,緊盯科普接待、活動主辦,打造超強科普擴散覆蓋能力。
1.狠抓現場科普接待,實現“十萬級”現場科普服務能力。2024年以來,神農草堂圓滿完成全國醫藥政研會、全國政協委員和西藏自治區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奇巴圖一行、全國能源工會一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匈牙利佩斯州州長薩博·伊斯特萬、印尼駐穗總領事、泰國南部北大年省政府代表團、加拿大毅偉商學院、印尼重要代表團、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等944個團隊約3.2萬人的講解接待,加上社會客流,全年接待服務科普參觀人次超過10萬人次。
2.抓好自有科普宣傳提質增效,打造“百萬級”線上科普互動能力。2024年底,神農草堂自媒體粉絲共11.2萬名,同比增長1.5萬名。2024年內,聯合漢方邀請網紅“犀利廣州”進行靈芝宣傳;創新開展“文化+數字”溯源直播,廣東經濟科教頻道進行5.1超級大直播;聯合電商部完成“漫步神農草堂,溯源千年根脈”廣藥白云山&藥師幫直播活動,美團叮當買快藥,京東健康采銷等中醫藥溯源直播活動;王老吉藥業&海王星辰“百年王老吉,百年濟世情”品牌溯源之旅直播活動在神農草堂舉行,超200萬人次觀看;聯合學術部、市場部聯合陜西眾信醫藥在美團、抖音開展直播溯源活動,實現文商聯動,內容精準傳達。
3.承接全市重大科普活動,實現“千萬級”的科普覆蓋能力。承接、舉辦、組織“國際旅游知名人士·花城廣州幸福之旅”、“中非和平安全論壇”、“種草白云 暢游一夏”2024年白云區“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活動暨“云·暢游”旅游種草季活動、第32屆廣州國際旅游展覽會(廣州展臺、白云展臺)、“觀往知來 潤物無聲”——5·18國際博物館日廣州主會場活動、白云區旅游局2024年高考考生免費研學活動、“廣為人知”社科學堂活動、“二十四節氣”館長接待日、廣鐵一中“中醫藥文化進校園”、華師附中科技節、廣州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廣州科普開放日、艾上端午、本草里的重陽、中秋本草奇妙游、“歲月無痕、父愛有根”父親節、313家庭過期藥品免費回收等宣傳推廣活動逾百場,覆蓋人群逾千萬。并通過廣州科普地圖、廣州廉潔地圖、白云旅游畫冊、宣傳視頻《漫步古韻草堂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等廣泛宣傳,讓神農草堂成為熱門地點,帶來參觀打卡熱潮。
(二)持續發力對外科普傳播,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外事核心任務,打造優秀對外科普服務能力。
1.以“粵港澳”大灣區為軸,講好優秀傳統文化故事。2024年,聯合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澳門有巢氏傳承人、澳門棚業職業工會舉辦“艾上端午 龍舟爭渡 中醫藥IP完美漂移”主題活動,開展京東直播溯源活動,超80萬人次觀看;澳門有巢氏傳承人、澳門棚業職業工會在神農草堂舉行炎帝神農氏誕辰紀念活動并送神農金像;神農草堂聯合中華基金會、省老干大學中醫藥主題國畫展在香港展出,中華文化傳播基金組織,中醫藥發展基金贊助政府資助計劃嶺南中醫藥文化·旅學2024非遺系列活動;中華文化傳播基金中醫藥文化兒童教育推廣·年度項目“本草創意天空”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舉行,神農草堂參與布展;承辦風韻南粵-海外華裔青少年走進廣州 “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開展中醫卜卜齋香囊制作活動;榮獲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2023年度優秀基地;暨南大學中醫學院學生擔任研學活動導師。“總體國家安全觀 創新引領10周年”2024年粵港澳國家安全宣講展演系列活動、澳門有巢氏誕辰紀念活動及香港有巢氏職業工會150周年文化交流活動;榮獲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2023年度優秀基地。
2.以廣州外事核心任務為綱,積極講好中醫藥文化故事。2024年,“國際旅游知名人士·花城廣州幸福之旅”、“中非和平安全論壇”等代表團嘉賓,在神農草堂體驗白云山和黃板藍根顆粒傳統制法、白云山中一安宮牛黃丸非遺制作技藝、夏桑菊制作技藝等中醫藥非遺文化,讓他們對中醫藥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中非和平安全論壇”非遺展示活動獲組織方中央軍事醫學研究院高度肯定,贈予院徽一枚并致感謝信,盧旺達比特加準將接受神農草堂青蒿種子的捐贈。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廣州市人民政府以及世界城地組織、世界大都市協會聯合主辦的2023年全球市長論壇暨第六屆廣州國際城市創新獎系列活動在穗開幕,神農草堂被選定為論壇嘉賓城市參觀考察“文化專線”的首站,新花城等多家媒體爭相報道,2023年全球市長論壇系列活動組委會辦公室發來感謝信。神農草堂為廣藥、白云山和黃中醫藥IP打造和國際合作貢獻“草堂智慧”。
(三)持續促進科普人才隊伍建設升級,狠抓服務能力提升、影響能力升級,打造一支能吃苦能戰斗的科普工作隊伍。
1.以培訓促提升,實現全團隊科普服務能力升級。為提升隊伍整體服務水平及團隊協作能力,神農草堂組織參與國家、省、市、區、集團、公司等組織的內外部培訓80余場,涉及廣州市科普資源服務能力建設提升、博物館綜合管理、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廣府非遺文化、嶺南文化、講解員大賽、研學指導老師講課、廣州科普游項目等方面。副館長季文靜受邀擔任2023年廣州市“金話筒”講解員大賽培訓老師及評委,講解員柯樂榮獲“金牌講解員”暨“金話筒”榮譽稱號,蔣雯瑤榮獲“金牌講解員”榮譽稱號;講解員柯樂、蔣文瑤、馮康、張培杰等入選首批十名白云旅游推薦官;講解員柯樂參加由廣州市總工會、廣州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共同舉辦的2023年“廣州工會紅講堂”廣州職工宣講大賽決賽決賽,并憑借以《勞模精神是我們的"傳家寶”》為主題的精彩宣講榮獲三等獎,廣藥集團工會榮獲優秀組織獎。此外,邀請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廣東省名中醫王小云教授來館授課,為廣大群眾帶來中醫藥養生福音;聯合石灣陶瓷工藝大師、非遺傳承人等共同開展非遺研學課程;吸引暨南大學、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等在校學生擔任研學活動導師、NPC角色扮演演員、COSPLAY演員等;鼓勵白云區旅游達人通過小紅書等發布神農草堂資訊,助力神農草堂成為網紅推薦打卡點;建設170余人志愿者隊伍,協助博物館養護、研學活動等多項工作,完成博物館、愛國主義等硬性要求的同時,壯大了博物館力量,節約成本。
2.以外聯促發展,實現全團隊科普影響力再提升。2024年,館長劉偉欣入選廣東省科普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常務副館長莫嘉婧入選廣東省中藥協會“中醫藥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廣東省傳統醫學會“鄧鐵濤學術流派與疑難病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副館長季文靜獲選廣州市婦女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廣州“好聲音”宣講隊隊長、廣州市地方志資料人物年報、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巾幗科技先鋒人才庫成員、白云旅游推薦官導師,參加“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故事會宣講活動暨2024廣州全民國防教育月啟動活動、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新時代 我來講”“英雄花開英雄城”2024廣州故事會廣州中醫藥大學專場、“廣州紅色故事”進基層、進高校等“英雄花開英雄城”等十余場,參與全國人大代表在穗調研,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解說,百千萬工程解說等重大宣講任務,配合完成廣州市委統戰部組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學習的專題拍攝等。
(四)持續推進科普提質增效,圍繞基礎設施建設、日常制度建設,永葆日常科普服務旺盛活力。
1.不斷完善場館基礎設施。在華快三期沙太出口、神農草堂新大門門口、白云農批路口建立共三個神農草堂路牌指引標識,提醒景區可進入性。完成“酒”字門、文化長廊翻新修繕工程,神農草堂大藥房升級改造,更新勞模館、青蒿呦呦館展陳內容,清洗中醫藥歷史浮雕、神農功績墻,洗手間門修理,更新游客咨詢中心展示內容,完善園區警示、導覽標識牌。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營造濃厚氛圍;落實創文要求,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工作;營造春節、國慶等節氣氛圍;設計制作2024年臺歷(何以中醫藥篇、景點篇兩種);設計制作博物館簡介(常規版、收藏版)、黨員教育六個一導學圖等。
2.進一步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神農草堂常年堅持對外開放,包括春節、清明、五一、端午等法定假期。為解決人員補助問題,問詢中心服務人員增至兩名,延長閉館時間,加強巡館制度,為博物館開放、接待。同時,綠化綜合管理隊伍管理制度細化,制定藥用植物養護、衛生清潔、人員出勤等工作標準,定期組織聯合檢查,查缺補漏,為博物館開放、接待工作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五)持續抓好科普內容創新,圍繞特色文創制造、文化升級,打造永不止步的科普向新力。
1.文創產品開發“有聲有色”。開發龍年三生正氣葫蘆香囊掛件、廣藥祥龍獻瑞葫蘆香囊掛件、杏譽紅利福滿堂葫蘆、艾上草堂等文創;申請注冊“浮光玉瑤”“浮光葉嘉”“中醫卜卜齋”“水云煙”“半日閑”“凝神香”“凝清香”“筆下生花”等商標,探索專利授權路徑。增售敬修堂藥業溝通文創產品“紫氣金來”紫金錠掛件。
2.文化產業交流“風華正茂”。1月初,作為唯一一家非國有博物館受邀參加廣州市文旅局組織的文創交流工作,3月,參加在白云山云臺花園舉行的“紅棉見證”之“紅棉文創”主題展;4月26日參加文創先鋒 設計賦能—— “紅棉文創”精品展走進廣州設計之都暨版權保護進園區活動(廣州市版權局、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指導),五福葫蘆(石灣陶瓷)、鳳起吉利滿堂紅(廣彩瓷盤)等文創C位展出至5月6日,獲南方Plus等媒體報道。“廣藥龍年三生正氣葫蘆香囊掛件”入圍2024“廣州禮物”。研發“神農草堂×嘉裕太陽城春日研學營”香囊制作、板藍根顆粒、復方丹參片制作、板藍根扎染、蜜丸手工制作、春節集章游、“探秘中草藥——菘藍”等研學活動50余場;首屆漢方靈芝文化節在神農草堂嶺南醫藥園抱樸園舉行;為番禺實驗小學“小神農科普園”設計布展,融入白云山和黃產品展示。通過多種形式,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
二、重要工作成果
(一)科普基地建設再登“新臺階”。
2024年,神農草堂獲評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優秀基地,廣州地區旅游景區協會先進集體,粵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動基地2023年度優秀基地;入選首批“廣州文旅消費新場景”推薦名單,廣州新聞聯播給予專題報道;入選2024年廣州科技志愿服務力推薦團隊;入選廣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特色陣地;被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選定為廣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特色分館,成為首批獲得授牌的八家單位之一;被中共廣州市委統戰部、廣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認定為“廣州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入選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單位聯合評定的“美麗山水花城共建之路”廣州打造美麗中國城市樣板教學參考路線;入選廣府特色Citywalk路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官方微信推薦;被納入泛南湖文旅片區,獲廣州政府網官方微信、花城+綜合頻道、金羊網、廣州日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獲2024年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營)地紅色研學路線設計比賽三等獎。
(二)科普宣傳工作再譜“新篇章”。2024年,神農草堂科普工作累計獲得獲央視網、人民日報app、國家安全部、廣東新聞聯播、南方+、廣州日報新花城、羊城派、中國青年網、中國新聞網、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官網、大灣區衛視、香港電視臺、澳門電視臺、廣東衛視、廣東4K超高清頻道、大灣區衛視(海外版)、大灣區衛視、南方網、觸電新聞、粵聽APP、白云融媒、白云發布等逾百家媒體報道。
(三)科普聯動傳播再創“新輝煌”。2024年,神農草堂累計完成廣東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教基地、博物館扶持資金、廣州市黨員教育基地、白云區工匠培育室、廣東省2023年度中央“弘揚中醫藥文化工程”資金績效、2023年博物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績效、社會組織、A級景區廁所評定、全國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中醫藥文化服務月活動開展等考評工作,申報廣東省遷地保護植物園,推進華南國家植物園神農草堂南藥專類植物園建設工作。同時,新加入廣東省科普教育研究會、廣州市博物館協會。白云區旅游產業促進會換屆,神農草堂任監事長單位。同時,以神農草堂為平臺,與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教工第二黨支部、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勞育基地)、廣東省城市技師學院(思政教育基地)、廣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實踐教學基地)、廣州老人院等單位共建共享,與新都小學、廣輝小學、金華小學、廣州華聯外語實驗學校、沙亭崗小學、頭陂小學、握山小學、廣州啟聰學校,簽訂廣州市白云區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與學校結對共建協議書,建設番禺實驗小學“小神農科普園”,通過館校共建、校企共建等方式,多元化發揮中醫藥文化的涵育功能。
2025年科普工作計劃
2025年,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以下簡稱“神農草堂”)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等相關政策要求,繼續秉持“弘揚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知識”的使命,構建更加完善的科普服務體系,創新科普宣傳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科普活動,積極推動中醫藥大科普格局的構建,多方位多層次布局基地建設。
一、進一步加強科普制度建設。完善科普人才培養與管理機制,制定各崗位制度及相關流程,并編撰相關工作制度,匯編成冊,為各項科普工作順利完成打下堅實基礎。
二、進一步完善科普隊伍建設
(一)加強日常業務培訓。培訓計劃將進一步深化,堅持實行每周一閉館培訓工作,通過開設提升課程,制定系統學習培訓計劃,每個月至少1節針對科普知識、能力的學習培訓內容。開展館內外培訓課程,包括接待禮儀、政務接待、業務培訓、中草藥知識、辦公軟件等館內外培訓,提升科普宣教隊伍的綜合素養。
(二)強化科普講解員培養。培養并推選優秀講解員,參與全國科普講解員大賽等行業技能競賽,提高科普講解員綜合素養。
(三)更新服裝和播音設備。更新講解服、講解麥等硬件設備,提升科普團隊整體形象。
(四)強化科普志愿者管理。基于志愿者團隊集中在青少年的情況,開展籌備全方位、多層級的志愿者隊伍,根據志愿者不同年齡階層及其志愿服務周期制定對應的志愿服務內容,增加志愿講解團隊進校園、進社區、進街道等地宣傳中醫藥知識以及園區講座。
三、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擬定工程建設方案,開展館內科普內容提升行動,不斷提升內容展示能力和智能化水平,進一步完善硬件科普設施建設,豐富科普內容,提高便民服務能力,吸引公眾深度參與互動,為建設更完善的科普平臺添磚加瓦。
四、進一步完善科普宣傳品、科普教具的開發與制作。在神農草堂現有科普宣傳品、教具的基礎之上,結合熱點、科普難點、中醫藥傳統文化,創意設計各類主題的科普小冊子、科普單張、科普宣傳冊,科普教具等,提升神農草堂科普能力,增強科普效果。
五、進一步規范基地活動管理
(一)制定2025年度科普工作發展方案,積極申報并順利開展廣州市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科普游自由行、科普一日游等系列科普活動,積極投入科普基地年度考核、科普項目申報等年度申報工作規劃。
(二)開發專題科普游線路、科普講座,抓牢青少年、農民、產業工人等重點人群的中醫藥知識普及工作。
(三)與各科普基地加強交流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并總結科普教育方法、優秀科普經驗,更好地打造神農草堂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平臺。
(四)堅持“一傳統節日一主題活動”的路徑,持續開展“艾上端午”、中秋夜游、博物館里過冬至等品牌主題活動,并結合傳統節日、重要紀念日開發系列研學實踐活動。
六、進一步挖掘新媒體功能,創新中醫藥科普方法。充分挖掘并搭建新媒體平臺,擴充各類趣味性強的科普活動,如中醫藥科普征文、科普微視頻、攝影比賽等活動。創新科普宣傳方式方法,創作好、創新好中醫藥知識科普方式方法,打造富有神農草堂基地特色的中醫藥文化科普平臺。
2025年,神農草堂將充分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社會作用,積極開展與各科普基地的交流與合作,堅持科普工作常態化,大眾化、特色化的方針,為提高神農草堂的科普能力,宣傳“神農草堂”這一科普名片而不懈努力。
來源: 廣州神農草堂中醫藥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