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情況

上海玻璃博物館作為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一員,在2024年度除了常規的科普展覽、科普講解外,積極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上海玻璃博物館在2024年度累計開放315天,累計接待公眾數超12萬人次,組織超百場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科普受眾近萬人。

(一)科普工作組織管理情況

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科普經費使用嚴格按照經費使用規范執行,全部用于科普活動費及與科普相關費用中。上海玻璃博物館內共有48名科普人員,其中專職科普人員10名,科普志愿者共38人,2024年全年科普志愿者服務時長已達到6080小時。同時配有專職科普工作人員負責博物館科普工作。上海玻璃博物館認真組織實施科普工作,制定科普工作制度,并將科普工作視作年度工作計劃中的重要環節。上海玻璃博物館科普人員的身影活躍在博物館各處,除了為公眾帶來精彩紛呈的科普講解外,科普工作人員同時還為公眾呈現了多種多樣的科普活動。對于科普人員及科普志愿者的培訓工作,上海玻璃博物館也是嚴格篩選,所有相關工作人員在向公眾傳遞科普知識前,都必須通過至少為期1個月的專項培訓以及考核,才能正式上崗。

(二)2024年度主要科普活動

2024年上海玻璃博物館全新升級了博物館的常設展覽,進一步提升博物館的科普能級,升級迭代后的常設展覽“科學·歷史·技術”展廳比之前的博物館新增了更多互動性的科普內容,鼓勵公眾邊玩邊學。為了能讓公眾更好地理解升級改造的理念和展館科普亮點,展廳各處都配有博物館科普工作人員提供定點和分區域的知識普及,并回答不同參觀者的疑問。所有展品還配有全新設計的語音導覽系統,提供更多延伸的科普知識。

在2024年,上海玻璃博物館正式啟動了名為“上海玻璃博物館NXT”的沉浸式科普體驗項目,博物館通過最新的虛擬現實技術和AI技術,為公眾帶來高度自由和創造性的互動體驗,公眾在探索博物館的實體與數字空間的過程中開啟了引人入勝且富教育意義的科普探險之旅。為了進一步深化這一創新體驗,本次博物館升級中我們將第4展廳改造成了一座前沿的NXT虛擬現實實驗室,旨在通過更多元化的互動方式和完備先進的硬件設施,讓公眾能夠在跨越現實與虛擬邊界的旅程中,自如穿梭,盡情暢游,收獲難以忘懷的科普與科技交融體驗,公眾通過VR體驗,在體驗現代科技的同時,隨時隨地進入虛擬世界,享受更加沉浸式的科普游覽之旅。

上海玻璃博物館依舊在每個周末定時開展一系列的科普講解,由專職的科普工作人員為公眾講述玻璃材料、工藝的前世今生,帶公眾走進奇妙的玻璃世界,分享玻璃的無限可能。同時,上海玻璃博物館每周末積極開展一系列的科普公共教育活動,由專業的科普講師為公眾帶來《seeds秋日探索》科普課程,通過寓教于樂的形式,讓公眾通過觸摸植物,了解本土植物科普知識,關注植物多樣性。

2024年度,上海玻璃博物館除了繼續與復旦大學化學系、物理系開展玻玻璃璃科普實驗室的合作外,在2024年特別與復旦大學燭心社合作,全新推出的“人工智能實驗室”科普活動,通過AI科技與玻璃科普知識的結合,公眾通過身邊熟悉的材料認識AI的強大功能,甚至用它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玻璃作品設計稿,全新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活動,邀請公眾一起進入玻璃變變變的奇妙世界,發現和感受科普、科技與玻璃的無限可能。

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品牌科普教育活動“玻玻璃璃環球之旅”和“博物館帳篷奇妙夜”也在持續開展,帶領公眾領略不同地域文化尖端的科學技術、普及中西方不同的工藝源起與技術發展。此外,上海玻璃博物館在2024年暑期推出全新的科普品牌課程—“G研學營”研學夏令營,通過高科技的科學知識普及和體驗,帶領小公眾在用廢棄材料動手創作中,提升環保意識,普及環保知識。

上海玻璃博物館作為專業類科普場館,積極開展科普助力“雙減”工作,突破僅限于科普知識講解的傳統參觀模式,上海玻璃博物館2024年度,融入研學課程,加入科學知識普及與動手制作的環節,接待并服務了一批又一批不同年齡段的小公眾,累積接待及服務人次超5000人。

(三)2024年度科普活動參與情況

在全國科普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寶山科普日等重要主題日期間,上海玻璃博物館積極參與各類區級、市級和全國范圍的的科普日、科技節等活動,為科普發展助一份力。上海科技節期間,上海玻璃博物館積極開展一系列科普活動,除了常規的科普導覽外,特別開展“玻玻璃璃實驗室”科普活動,從日常生活中與化學、物理相關的科普知識點入手,每一期實驗室圍繞個主題,由3-4個實驗組成,以激發、延長兒童自然生發的好奇心,使小公眾通過親自動手的物理、化驗獲取學習知識的樂趣,并更進一步掌握相關科學知識。2024年上海科技節期間,上海玻璃博物館也對原“上海玻璃博物館NXT”元宇宙科普體驗活動進行升級,為大小公眾來帶全新結合VR設備的“NXT”元宇宙科普新體驗,通過最新的虛擬現實技術和AI技術,身臨其境的探索博物館的實體與數字空間和數字藝術與科技的結合點,在為公眾科普有趣的玻璃世界的同時,為公眾帶來目前有關元宇宙和VR這一尖端科技的科普體驗,為公眾開啟一場以科普教育為主線的全新體驗,讓公眾沉浸式感受玻璃世界的無限魅力。2024年9月上海玻璃博物館在全國科普日之際特別升級“上海玻璃博物館NXT元宇宙科普體驗”活動,將內容擴展到科普延伸空間,這個創新科普體驗活動在探索博物館的物理和數字空間時為參觀者提供了高度的自由和創造力。2024年度,上海玻璃博物館繼續針對所有年齡段的公眾開放玻璃制作DIY科普體驗活動,所有的科普體驗全時段面向所有大、小公眾開放,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大、小公眾們都能夠親自動手、體驗神奇和感受玻璃的無限熱情,為公眾們帶來獨特的科普體驗。

(四)媒體宣傳

在媒體宣傳等方面,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科普活動及科普推文除了在官方公眾微信號、官方微信小程序中發布外,還在官方微博、小紅書及抖音等多種平臺共同發布,方便公眾了解到上海玻璃博物館正在舉辦的最新科普活動,并將科普系列活動的授課老師及科普課程的時間、內容和課程流程共同發布在官方公眾微信號中,做到科普課程的信息公開,方便公眾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科普活動。上海玻璃博物館官方抖音賬號共有1.2萬人次關注,官方微博粉絲量達到6.3萬人次,上海玻璃博物館的各類平臺也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和喜愛,上海玻璃博物館除了在各類官方平臺中發布科普課程信息外,同時公眾號還錄有科普語音課程,發布多種類型的科普內容,帶領公眾一同“云學習”科普知識,將玻璃的無限可能分享給更多的公眾。

二、特色工作

上海玻璃博物館始終認為科普場館也應是一個不斷成長的主體,因此每年都會圍繞玻璃這一特殊的材料,尋求跨界合作,研發、開展多種多樣的科普教育活動并不斷對系列科普課程進行更新升級,持續與外界保持合作,保持科普教育活動的鮮活生命力。

上海玻璃博物館在2024年全面升級上海玻璃博物館常設展廳,加入更多科普內容,給予公眾全新的科普體驗,在此次升級迭代工作的過程中,博物館巧妙地融合并最大化利用了當今最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和資源,有效地提升了工作的專業能力與執行力,確保此次內容策劃既能緊隨時代潮流又富含深厚的科普內容,凸顯出科技服務于內容、強化內容表達的核心理念。除此之外,上海玻璃博物館始終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改造過程中產生的建筑舊料,一方面可以成為新結構和新展具支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轉換成展品,比如在改造過程中因拆卸產生的鋼化玻璃,變成了生動展示安全玻璃的科學原理及其應用場景的展品,上海玻璃博物館希望通過這些形式,將環保、“可持續發展”的科普知識傳遞給來到博物館的每一位公眾。

特色科普教育課程方面,上海玻璃博物館也長期與外界保持著緊密的合作,并不斷擴充科普教育活動內容,與復旦大學化學系、物理系及2024年全新合作的燭心社共同推出的“玻玻璃璃實驗室”科普系列教育活動,特邀塞萬提斯學院及日本和菓子專家金田峰男先生共同推出全新“玻玻璃璃環球之旅”活動,為小公眾共同帶來全天候的科普探索內容。

三、問題不足

上海玻璃博物館在2024年度科普工作中,由于非國有場館的科普經費有限,加之經濟環境的重大影響,上海玻璃博物館的眾多更新項目只能小規模,逐步陸續展開。但盡管如此,上海玻璃博物館仍將每年堅持推進科普教育工作,努力將想法變為實際,將科普教育活動帶給更多的公眾。

四、工作建議

上海玻璃博物館非常感謝各位領導一直以來對上海玻璃博物館科普工作的關心、支持和積極的評價。同時,在較困難的大環境下,上海玻璃博物館也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仁能夠團結一心,共同開展科普工作聯動,擴大提升科普工作效能,實現共同促進與進步。

來源: 上海玻璃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