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慶玲
單位:山西白求恩醫院
春節的腳步臨近,闔家團圓的氛圍日益濃厚。在這個充滿歡樂與美食的節日里,餐桌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佳肴,走親訪友間也總有各種美味誘惑。然而,若稍有不慎,脆弱的腸胃就可能不堪重負,“鬧起情緒”。別擔心,掌握以下這五招,讓你在盡享美食的同時,也能讓腸胃舒適自在。
第一招:嚴守飲食生物鐘
春節假期,人們的生活作息常常變得紊亂,睡懶覺、熬夜成了常態,隨之而來的便是吃飯時間不固定。但我們的胃就像一個嚴謹的“工作者”,早已適應了規律的節奏。一旦飲食時間被打亂,胃酸分泌便會失調,進而容易引發胃痛、胃脹等不適癥狀。相關研究表明,長期不規律進食,胃炎、胃潰瘍的發病風險會顯著增加。所以,即便在假期,也要盡可能保持三餐定時定量。早餐至關重要,一碗熱粥搭配一個雞蛋,既能溫暖腸胃,又能為新的一天注入活力;午餐吃到七八分飽即可,注意葷素合理搭配;晚餐則要適量少吃,且不宜吃得太晚,為胃留出充足的消化時間,一般建議晚餐時間在18 - 19點為宜。同時,要注意控制食量,避免暴飲暴食,每一口食物都細嚼慢咽,給大腦足夠時間接收飽腹信號,防止進食過量加重腸胃負擔。
第二招:講究食物搭配藝術
春節餐桌上,大魚大肉、油炸零食、高糖飲料往往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些食物雖然美味可口,但卻會給腸胃帶來沉重的消化負擔。科學合理的飲食搭配,是呵護腸胃的關鍵。我們應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如西蘭花、菠菜、芹菜等,膳食纖維就像腸胃的“清道夫”,能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主食方面,要做到粗細搭配,除了常見的白米飯,不妨增加玉米、紅薯、燕麥等粗糧的攝入,它們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還富含多種營養成分,對腸胃健康大有裨益。在肉類選擇上,應優先挑選脂肪含量較低的瘦肉、魚肉,烹飪方式也盡量選擇清蒸、燉煮,減少油炸、油煎等方式,這樣既能保留食物的營養,又能減輕腸胃的消化壓力。另外,良好的情緒對腸胃消化也起著重要作用 ,吃飯時避免討論不愉快的話題,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更有助于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第三招:適度運動助力消化
春節期間,人們的活動量大幅減少,不是久坐聊天,就是躺著追劇。然而,這種缺乏運動的狀態會導致胃蠕動變慢,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延長,從而引發積食、消化不良等問題。飯后適當運動,能夠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功能。建議飯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后,進行15 - 30分鐘的散步活動,讓腸胃在輕松的節奏中“動起來”。若天氣不佳,無法外出,也可選擇一些簡單的室內運動,如瑜伽中的貓牛式、簡易伸展動作,或者進行原地高抬腿,這些運動都能有效促進腸胃消化,讓腸胃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同時,充足的休息也不可或缺,每天保證7 - 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讓腸胃在休息中得以修復和調整,更好地應對節日期間的飲食變化。
第四招:控制飲酒量
春節聚會,酒水自然少不了。但酒精對胃黏膜的刺激不容小覷,過量飲酒可能導致胃黏膜損傷,引發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男性每日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在春節期間,大家要嚴格控制飲酒量,盡量選擇低度酒,避免空腹飲酒。如果一定要飲酒,不妨先吃些食物,如牛奶、面包等,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少酒精對胃的刺激。在飲酒過程中,也要注意控制食量,避免因飲酒而過度進食,給腸胃帶來雙重壓力。
第五招:注意飲食衛生
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外出就餐的機會增多,飲食衛生問題不容忽視。不潔食物中可能含有大量細菌、病毒和寄生蟲,一旦進入人體,極易引發胃腸道感染,導致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在選擇食物時,要確保食材新鮮、干凈,避免食用變質、過期的食品。外出就餐時,應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廳,盡量不吃路邊攤的食物。同時,要注意勤洗手,尤其是在飯前便后,防止病菌通過手進入口腔,進而感染腸胃。保持良好的情緒和規律作息,也能增強身體免疫力,更好抵御病菌入侵,守護腸胃健康。
掌握了這五招護胃秘籍,這個春節,你就可以毫無負擔地盡情享受美食,與家人共享歡樂時光。讓我們一起呵護好腸胃,以健康的身體和愉悅的心情,迎接蛇年的到來,開啟新一年的美好生活!
來源: 胃腸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