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24年度科普績效自評報告

2024年,我基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圍繞落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普及“十四五”工作方案》等工作任務開展科普工作,現(xiàn)將有關工作自評如下:

一、工作情況

(一)科普工作組織管理情況

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始終將科普工作視為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社會科學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舉措。為確保科普工作有序推進,中心領導班子成員、總工程師王磊直接分管科普工作,總工辦負責組織實施,每年都將科普工作列入中心年度工作計劃。基地制定了《科普工作制度》《科普經(jīng)費管理暫行辦法》《科普工作培訓制度》《科普基地開放制度》《科普志愿者管理制度》《科普工作安全制度》等一系列的科普制度,科普經(jīng)費實行專款專用。同時,將科普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及表彰獎勵范圍。

(二)本年度向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工作基礎情況

2024年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科普基地科研資源向社會公眾開放,全年開放200天,向院校、群眾、社會團體等提供預約科普服務和外出服務,服務受眾5300余人次。

基地建有15000平方米的科研大樓,其中科普場所為7000平方米,有一流的儀器設備,樓道內設置科普長廊,安裝可更換內頁展板,定期更換科普內容;緊跟行業(yè)發(fā)展,及時更新設備,以滿足不斷進步的檢測標準和科普需求。所有儀器設備均可參觀,部分儀器可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操作及模擬演示。

(三)本年度開展科普活動情況。

本年度組織開展青少年社會實踐1次,參與人數(shù)30人,組織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1次,參與教師7人。開展科普進社區(qū)活動8個,參與人數(shù)1100余人;科普進校園活動25場,涵蓋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共39所學校,參與人數(shù)4000余人。

在全國科技活動周舉辦科普競賽1次、科普進社區(qū)活動2次、科普進校園活動2次,參與人數(shù)500人,在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舉辦科普展覽1次、科普進社區(qū)1次,參與人數(shù)300人。在學雷鋒紀念日、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生態(tài)日等主題日共舉辦科普活動9次,參與人數(shù)1300人。

(四)通過網(wǎng)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等情況

基地為了滿足社會公眾的參觀需求,提供了便捷的預約服務。并在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官網(wǎng)發(fā)布預約平臺,保障了持續(xù)面向公眾提供參觀服務。

利用網(wǎng)絡新媒體開展科普工作,公眾號和網(wǎng)站分別設置了科普專欄,展示先進礦業(yè)科技成果,傳播科技文化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全年網(wǎng)站發(fā)布各類圖文信息215條,微信公眾號共發(fā)布各類文章995篇,總閱讀量達9.5萬次。

(五)動員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服務情況

基地鼓勵全體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到科普工作中,并將科普服務成果納入其績效考核,組織科技工作者深入學校、社區(qū)、企業(yè)等場所,開展科普講座和培訓活動。全年參與科普活動人數(shù)為47人,約30%專業(yè)技術人員參與其中。

(六)科普工作經(jīng)費及人員情況。

科普基地有穩(wěn)定的科普經(jīng)費投入,2024年度共計投入普展教具、視頻拍攝、科普活動等經(jīng)費35萬元。

科普基地科普團隊由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技術人員組成,共有專兼職科普人員23人,其中專家顧問2人、科普創(chuàng)作9人、科普講解12人。

二、特色工作

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綜合性專業(yè)地質實驗測試研究機構,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通過整合資源,以地球科學為抓手,結合中學課程標準,以地學為主線將地理、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交叉互通,通過走進學校、請進科普基地等方式,形成了科普實踐流程化,實現(xiàn)了科技資源科普化。開展了多學科融合地學知識講座、科研實踐、科普體驗等一系列主題科普活動,利用跨學科優(yōu)勢培育了青少年科學思維和工程思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科學興趣,有效促進科學人才的啟蒙與儲備。

三、獲獎榮譽情況

在第七屆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中,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河北省第四屆科學實驗展演匯演決賽中,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在河北省科普講解大賽中獲二等獎1項、優(yōu)秀獎1項,最具人氣科普傳播者1項;在河北省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中獲三等獎1項、最佳人氣獎1項。在河北省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中,測試中心獲優(yōu)秀組織獎。

四、問題不足

目前基地科普作品出版結果不理想。雖然我基地一直都著力加大科普作品制作力度,但仍然缺少優(yōu)質科普作品的正式出版。

五、工作建議

建議開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工作交流會及培訓會,組織科普工作人員開展業(yè)務交流和培訓活動,提升基層科普人員業(yè)務水平和能力。

附件:基地最近簡介和開放時間

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2025年1月15日

附件

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

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簡介

一、基地概況

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保定礦產資源監(jiān)督檢測中心、河北省金銀寶玉飾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隸屬于河北省地礦局,為獨立事業(yè)法人單位,是河北省唯一的綜合性專業(yè)地質實驗測試研究機構,是全國文明單位、河北省先進集體。

專業(yè)技術領域涵蓋無機和有機測試、巖礦鑒定、重砂鑒定、微體古生物鑒定、珠寶玉石鑒定、選冶實驗、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土地質量評估、土壤污染修復治理、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技術等。

曾獲第九屆河北省保定市政府質量獎,建設有老科協(xié)自然資源分會地質實驗測試與健康地質專家工作站、河北省礦產資源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重點實驗室,是河北省地質學會實驗測試專業(yè)委員會支撐單位,河北省認證認可協(xié)會地質、環(huán)境檢驗檢測領域培訓基地、能力驗證基地、方法驗證基地,京津冀科技創(chuàng)新券服務提供機構(開放實驗室)、河北省科技創(chuàng)新券服務機構、河北省科技廳認定的省級技術轉移中心。

二、基地建設

(一)科普設施及開放情況

單位建有15000平方米的科研大樓,具有國際一流的實驗儀器設備,在樓道內設置科普長廊,安裝可更換內頁展板,定期更換科普內容;緊跟實驗測試技術領域發(fā)展,及時更新儀器設備,以滿足不斷進步的檢測標準要求和公眾的科普需求。提供參觀、講座、外出等團隊預約服務,向公眾展示地質、礦產、珠寶玉石鑒定等地學知識,普及重大科技成果及優(yōu)秀典型,培育公眾科學及工程思維。

基地對社會公眾全年有序開放,所有儀器設備均可供公眾參觀,部分儀器設備可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簡單操作,并有系統(tǒng)模擬演示。

(二)基地命名概況

測試中心于2011年8月,由原河北省國土資源廳推薦,被原國土資源部批準為科研實驗類國土資源科普基地后,陸續(xù)被中國科協(xié)、省科協(xié)、省科技廳、省自然資源廳等部門認定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科普教育基地、河北省自然資源科普基地。

(二)人才隊伍建設

測試中心作為河北省唯一的綜合性專業(yè)地質實驗測試研究機構,長期以來,致力于建立結構合理的科普人才梯隊,現(xiàn)有專職科普人員1人、兼職科普人員23人,同時鼓勵每位科技工作者靈活運用專業(yè)知識為公眾答疑解惑,創(chuàng)新普及方式。在加強科普能力培訓的同時,舉辦中心科普競賽、推薦職工參加省、全國科普競賽,讓技術人員在“理論—實踐—實戰(zhàn)”中不斷提升科普能力,培養(yǎng)了一批科普人才。

三、科普活動及成效

(一)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普活動。

結合職能和專業(yè)特點,組織開展“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主題科普活動,完成科普講座進校園等活動,以面對面、直播、講解等形式進行科普宣傳。定期舉辦講座,開展問卷調查、征集作品等科普活動。連續(xù)三年獲全國科技活動周表彰證書。

連續(xù)組織科普講解大賽、“科學嘉年華”實驗匯演,精心打磨匯演中的優(yōu)秀作品,推薦參加河北及全國的大賽。全國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中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優(yōu)秀獎1項;河北省科學實驗展演匯演中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7項、優(yōu)秀獎1項、最佳表演獎1項;在河北省科普講解大賽中獲二等獎1、優(yōu)秀獎9項,其中2023年、2024年測試中心榮獲優(yōu)秀組織獎。在河北省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最佳人氣獎1項。

(二)做好日常科普活動

常年開展“科普三進”系列活動,運用不同表達模式提高實效,將科學知識、前沿發(fā)展及科技成果等進行科普轉化,向公眾普及多方面科學知識,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的提升。

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分別走進保師附校、保定一中、河北農大等學校進行《地球——我們的家園》《拿什么中和你,二氧化碳?》等多主題科普講座。結合中學地理課中地學教學難點,開展專題科普,依托第二課堂、校園科技節(jié)等活動助力“雙減”。

開展“科普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主題科普活動,走進豐寧滿族自治縣榆樹溝村、蔚縣豐富村等地,為當?shù)卮迕駧タ茖W知識。

走進競秀區(qū)文明實踐中心、向陽社區(qū)、陽光社區(qū)等,開展保護水資源、防災減災、應急避險等科普宣傳活動,向老人定期科普,使廣大社區(qū)的居民進一步了解科普知識,提高居民健康生活水平。

(三)重點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助力“雙減”。

利用單位的先進儀器設備舉辦青少年社會實踐、地學科普體驗和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等活動,向青少年及社會公眾展示地質樣品分析、飲用水分析、礦產資源利用工藝、巖石礦物和珠寶玉石鑒定等地學知識,不僅僅做到“傳播”,更注重“普遍達到”,引領人們在學習和獲得科技知識、掌握科技方法的同時,形成科學精神,確立科學世界觀。

利用先進儀器設備,對學生開展動手科學實踐,舉辦“一起發(fā)現(xiàn)國土醫(yī)生的秘密”地學科普體驗活動,打通學生和科研機構的橋梁,使前沿科學直接傳達到學生個體,激發(fā)青少年對地學知識的好奇心。

連續(xù)十幾年開展科普活動進校園,與學校不間斷地連續(xù)合作,使單位積累了豐富的青少年科普工作經(jīng)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歡迎。在2024保定市競秀區(qū)首屆中小學生科技節(jié)活動期間,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受邀為競秀區(qū)30所小學進行了16場地學主題系列科普講座,為2000多名師生帶去7個不同主題的地學科普講座,引起強烈反響,得到了師生一致好評,并收到了競秀區(qū)教育局的感謝。

大力開展科學課程開發(fā)和科普作品創(chuàng)作,所創(chuàng)作科學課程先后獲河北省地礦局2023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二等獎、保定市競秀區(qū)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項目獎,并被推選為保定市志愿服務創(chuàng)新項目。多個科普作品獲“2023年地球科學科普作品大賽”視頻類、文章類優(yōu)秀獎。

今后,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廣大科技工作者,將充分發(fā)揮單位科研優(yōu)勢,深化對新時代科普工作的認識,以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和熱情為科普工作添磚加瓦,致力于提升公眾的科學素養(yǎng),助力科學知識的廣泛傳播與普及。

開放時間:

周一~周五9:30~16:00

國家法定節(jié)假日及寒暑假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來源: 河北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