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2024年度科普績效自評報告

一、工作情況

(一)科普工作組織管理情況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以下簡稱基地)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當涂經濟開發區大城坊西路2號,其上級主管單位是水利部交通運輸部國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南京水科院)。

南京水科院黨委辦公室、科研管理處、綜合服務中心等負責科普工作的規劃、組織和協調,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管理辦公室具體組織和實施科普工作。南京水科院歷來將科普工作列入單位、各相關部門年度工作計劃中,所科普經費列入部門年度預算。南京水科院在職稱評定等方面制定了激勵和支持科普的政策。

(二)本年度向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工作基礎情況

基地總占地面積497.7畝,現有試驗廳(室)12座均為科普場所,總建筑面積93000余平方米,2024年度科普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五9:00-17:00(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只接受團隊預約,需提前10個工作日預約),上述開放安排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官網公示。

2024年度基地接待觀眾1000余人次。

(三)本年度開展科普活動情況

2024年度基地在中國水周、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普日等重要主題日期間開展5場大型主題科普活動,累計500余人次參與。

2024年度基地組織皖江工學院、安徽工業大學、當涂縣濱江學校、當涂縣提署學校、當涂縣第一中學等大中小學生科普研學參觀交流活動10余場,累計1000余人次參與。

(四)在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的情況

1、全國科普日主要活動

①當涂縣少年科學院揭牌儀式暨少先隊校外科普實踐體驗活動

2024年9月19日上午,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2024年秋季“開學第二課”系列科普活動,當涂縣少年科學院揭牌儀式暨少先隊校外科普實踐體驗活動在當涂基地成功舉辦。南京水科院綜合服務中心(實驗基地管理辦公室)、水工水力學研究所,馬鞍山市水利局,馬鞍山市港航(地方海事)管理服務中心,當涂團縣委以及當涂縣濱江學校師生50余人參加活動。

南京水科院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宗志強代表南京水科院致辭,向到場的領導、嘉賓及師生表示熱烈歡迎。他簡要介紹了南京水科院在水利、交通、能源領域的科研成就和科普實踐成果,對當涂縣少年科學院表達了美好的祝愿。表示期望通過少年科學院這個平臺,搭建起一座連接學校與社會的橋梁,讓更多的青少年有機會接觸到前沿水利、交通、能源科技知識,參與到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中來。

當涂團縣委書記黃月儀介紹了當涂縣少年科學院的基本情況和發展規劃。她表示,感謝南京水科院長期以來對當涂縣科普工作的支持,當涂縣少年科學院的成立是南京水科院與當涂團縣委等部門深化合作、共謀發展的重要成果,將有力推動當地青少年科普教育事業的發展。希望南京水科院充分發揮國家級科研院所優勢,激發青少年對水科學的興趣,引導青少年走進科學的殿堂,探索未知的世界,為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打下堅實的科學基礎作出更大的社會貢獻。

隨后,雙方共同為當涂縣少年科學院揭牌。當涂縣少年科學院由當涂縣團委、少先隊工作委員會與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共同成立,旨在向青少年普及科技知識,引導青少年參與科技創新活動、培養青少年科學意識和科學精神。為當涂縣乃至馬鞍山市少年兒童與科研院校的溝通、學習提供平臺,在少年兒童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

活動特別邀請南京水科院水工水力學研究所趙洪波工程師作題為《深中通道鋼殼混凝土脫空中子法定量檢測技術》的科普宣講。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鋼殼混凝土脫空檢測技術創新點和其中展現的科學家精神,分享科研工作中的經歷和感悟,鼓勵學生們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鋼殼混凝土脫空檢測技術由我院自主研發,在深中通道工程中得以成功運用,并在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大型公益節目2024年秋季《開學第一課》中精彩亮相。

活動中,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科普工作者介紹了南京水科院及基地基本情況,組織參觀基地通航樞紐綜合模擬試驗廳,直觀了解南京水科院支撐和保障三峽水運新通道、平陸運河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科技創新。參加活動的當涂縣濱江學校學生在接受當涂縣電視臺采訪時表示,此次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不僅增長了科學知識,還激發了對科學的熱愛和追求。

②姑溪河船閘水力學科普講座暨姑孰畫派研究會水利工程主題繪畫創作活動

2024年9月27日上午,姑溪河船閘水力學科普講座暨姑孰畫派研究會水利工程主題繪畫創作活動在當涂基地成功舉辦。南京水科院綜合服務中心(實驗基地管理辦公室)和水工水力學研究所、馬鞍山市水利局、當涂團縣委以及當涂縣濱江學校師生60余人參加活動。

此次活動作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基地2024年全國科普日“開學第二課”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通過科普講座與藝術創作的形式,拓展了中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知識,豐富第二課堂教學,啟迪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思維,激發他們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

活動開始,由基地科普工作者介紹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和當涂基地總體概況,以及三峽水運新通道、平陸運河、向家壩水電站等國家重大工程物理模型,讓參觀者們親身體驗了水利水運科技的魅力。

活動特別邀請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工水力學研究所郭超高工作題為《船閘水力學創新技術及綠色水運發展》的科普報告,報告以當涂縣姑溪河建閘工程建設的現實意義、科學原理和船閘水力學研究成果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地科普介紹了船閘水力學創新技術及綠色水運發展,讓聽眾們受益匪淺。

活動專門邀請姑孰畫派研究會名譽會長屠潤宇等10余名藝術家和師生一起,以錦屏水電站、三峽樞紐、姑溪河船閘、基地風景等為素材,現場進行水利工程為主題的繪畫創作,用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幅生動的水利工程畫卷,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了姑孰畫派獨特的藝術風格,也融入了現代水利水運科技的元素,讓人耳目一新。

活動現場,青少年學生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既有趣又有意義,讓他們學到了很多知識,也激發了他們對科學和藝術的興趣。當涂縣濱江學校也對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此次姑溪河船閘水力學科普講座暨水利工程主題繪畫創作活動的成功舉辦,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普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亮點。未來,基地將繼續探索科普新形式,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力量。

③南京水科院科普視頻展播

省水船閘——為節水通航保駕護航、冰與水的奇妙博弈,隧洞封堵的新視角

④轉發中國水事公眾號《說水解字:圩,江南首圩——當涂大公圩》

2、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活動

2024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二屆“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三十七屆“中國水周”。聯合國確定2024年“世界水日”主題為“Water for Peace”(以水促和平),水利部確定2024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主題為“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從嚴從細管好水資源”。

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保障國家水安全重要講話10周年。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科技創新、科學普及的重要論述精神,扎實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在2024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期間聯合當涂縣水利局、當涂縣科協、當涂團縣委組織以“重大工程中水資源利用的‘精打細算’”為主題的系列科普研學活動。

①當涂縣第一中學科普研學走進基地

3月24日,當涂縣第一中學70余名高一師生科普研學走進基地。

研學師生先后參觀了通航樞紐綜合試驗廳、水工結構試驗廳,基地科普工作者結合試驗廳內大型物理試驗模型,科普介紹了三峽水運新通道、平陸運河、向家壩水電站、景洪水力式升船機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的科學實踐,以及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為水利、交通、能源等領域新質生產力貢獻的智慧和力量。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水工水力學研究所孫靖康博士向研學師生作題為《內河航道中的省水船閘關鍵技術》的科普報告,通過淺顯易懂的語言把省水船閘研究技術轉化為生活化的場景,細致解讀了省水船閘的建設背景、基本原理、關鍵問題等內容,讓中學生們了解了當下省水船閘的現狀和難點,并通過生動科學的動畫、圖片直觀展示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在省水船閘方面的研究成果,激發了中學生們積極探索創新的興趣。

活動結束后,當涂縣第一中學劉旭同學在接受當涂縣電視臺采訪時說“今天的活動非常有趣,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珍惜水資源,樹立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珍惜地球上的每一滴水。”。 此次科普研學活動,旨在啟迪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思維,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啟發創造性思維。

②當涂縣提署學校科普研學走進基地

3月21日,當涂縣提署學校學生科普研學走進基地。

基地科普工作者向研學學生作《用科普的方式,重新發現水之美 水之珍貴》科普報告,并結合基地內大型物理試驗模型,科普介紹了三峽水運新通道、平陸運河、向家壩水電站、景洪水力式升船機等國家重大工程中“精打細算”用好水資源的科學實踐,以及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為水利、交通、能源等領域新質生產力貢獻的智慧和力量。

活動最后,當涂縣提署學校學生代表宣讀《節約用水倡議書》,參加活動代表共同在倡議書上簽字。

此次科普研學活動,旨在啟迪青少年學生的科學思維,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啟發創造性思維。

3、全國航海科普活動周主要活動

全國航海科普活動周期間,基地微信公眾號推送《2024年中國航海日公告》等多篇圖文宣傳,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撰寫的《安徽當涂憑啥做航海科普》刊發或在線發布于《科普時報》《安徽科技報》《中國交通報》等媒體平臺。

4、全國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要活動

2024年5月28日上午,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聯合當涂縣水利局、科技局、科協、縣委組織部人才辦等部門,開展主題為“弘揚科學家精神,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的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舉辦《中國水圖》捐贈儀式暨弘揚科學家精神報告會。南京水科院院領導蔣兆宏,當涂縣人大副主任、科協主席朱家芳,南京水科院綜合服務中心以及當涂縣水利局、科技局、科協、縣委組織部人才辦部門負責同志出席活動。

蔣兆宏主任在致辭中向所有關心支持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建設和科普工作的當涂縣各界表示衷心感謝,介紹了南京水科院歷史沿革和六大科研基地基本情況、《中國水圖》的學術價值、科普價值。他表示,南京水科院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國家級綜合性水利交通能源科研機構,深入貫徹并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技創新重要論述精神,在為我國水利、交通、能源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科技貢獻的同時,勇擔社會責任,大力開展科普工作,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講好中國治水故事。《中國水圖》是南京水科院牽頭主編的中國首部綜合性水利圖集,是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南京水科院”詮釋成果。希望此次捐贈,對當涂縣水利系統同仁在深刻認識我國治水規律、科學治水管水等方面能有所幫助。

當涂縣水利局鄧道軍局長代表當涂縣水利局接受捐贈,并向南京水科院頒發《捐贈證書》。鄧道軍向南京水科院一直以來對當涂縣水利事業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對以《中國水圖》編寫團隊為代表的我院優秀水利科技工作者,展現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繼續深化和南京水科院合作,推進當涂縣水利事業高質量發展。

安徽省2022年度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南京水科院水文水資源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白瑩受邀做題為《淮河流域水資源多尺度監測預報調度關鍵技術及體系化應用》報告。報告結合獲獎成果,介紹了團隊聚焦淮河流域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保障等地方需求,在水資源多尺度監測預報調度方面取得的一系列科技突破和應用實踐。結合科學家精神的內涵和要義,講述了其在科研過程中團結協作、踔厲奮發、迎難而上的體會和憧憬。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科普講解員帶領大家參觀當涂基地通航樞紐綜合試驗廳、應急搶險新技術成果展廳,介紹了當涂基地基本情況以及試驗廳的科研成果和物理模型試驗。此次活動作為南京水科院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重要內容,水利特色科技活動之“科普基地開放日活動”,也吸引了當涂縣太白鎮永興村村民參與,來自南京水科院,當涂縣水利系統、科技系統等單位共60余人參加活動。

5、其他活動

7月1日我國全面進入主汛期,受降雨及干支流來水影響,7月1日23時40分長江中游干流漢口水文站水位漲至27.31米,超警戒水位0.01米,至此長江中下游干流洞庭湖入江口以下全線超警戒。那么超警戒是什么意思?水利部門需要采取哪些應對措施?關于堤防還有哪些線?

7月5日,基地微信公眾號轉發科普圖文《超警戒、超保證……都是啥意思?》。

(五)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等情況

在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官網(http://www.nhri.cn/art/2014/6/16/art_27_25102.html)公示基地科普開放時間及科普參觀預約方式。

自主運營南科院當涂科學試驗科技開發基地微信公眾號,2024年發布61篇文章;自主運營微信視頻號,2024年發布10部視頻。總瀏覽量7000余次。

(六)動員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服務情況

基地積極動員南京水科院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服務,白瑩高工、趙洪波工程師、郭超高工、孫靖康博士等南京水科院科技工作者多次在基地組織科普活動中作科普報告。

(七)科普工作經費及人員情況

基地本年度科普活動經費2萬元,基地科普展教設施更新維護經費10萬元。

基地現無專職科普人員,兼職科普人員40余人。

二、特色工作

科普人才培養見成效。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獲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科技傳播專家;基地新招聘1名專職講解員;

加強新質生產力宣傳。基地微信公眾號轉發新聞聯播公眾號《什么是新質生產力?一圖全解→》、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戴濟群院長在《中國水利》發表《關于因地制宜發展水利新質生產力的思考》等多篇新質生產力相關文章;

積極申報科普研究項目。主要依托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基地申報的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活動培育項目經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推薦,并經中國科協評審公示,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成功入選獲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活動培育項目。

建設品牌科普項目。基地結合當前水利部和民眾關注重點水問題以及基地科普資源,深入挖掘研究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的水元素,結合教育“雙減”“第二課堂”,在每學期開學伊始,力爭打造水利特色“開學第二課”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科普活動品牌,增強水利科普的針對性,增進水利科普的實效性。南京水科院自主研發的鋼殼混凝土脫空檢測技術在深中通道工程中得以成功運用,并在教育部與中央電視臺合作大型公益節目2024年秋季《開學第一課》中精彩亮相,在2024年秋季開學伊始、2024年全國科普日活動期間,聯合當涂縣教育局、團縣委、科協、水利局、故孰畫派研究會、書畫協會等部門和組織,開展以拓展中小學生“開學第一課”知識,豐富第二課堂教學為目的的系列活動,當涂縣少年科學院揭牌儀式暨少先隊校外科普實踐體驗活動和姑溪河船閘水力學科普講座暨水利工程主題繪畫創作活動;

探索科普新平臺。2024年全國科普日期間,基地聯合共青團當涂縣委員會、少先隊當涂縣工作委員會共同成立當涂縣少年科學院;

凝練科普成果。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參加南京水科院第二屆科普宣講比賽榮獲優秀獎;基地科普工作者楊林撰寫的《安徽當涂憑啥做航海科普》刊發或在線發布于《科普時報》《安徽科技報》《中國交通報》等媒體平臺;春節期間,基地微信公眾號推出《走,一起去沾沾南京水科院當涂基地的“龍”氣》文章,科普總結了基地10余條龍元素;

廣泛交流促發展。基地科普工作者積極參加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組織的科普能力提升培訓班、中國水利學會科普工委組織的2024年年會等科普相關培訓交流活動,學習了優秀科普同仁的寶貴科普工作經驗,擴大了基地的科普“朋友圈”,提升了基地的科普影響力。

三、問題不足

通過基地科普工作的廣泛深入開展,展現了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技人員的科普風采,在和科技人員交流中以及活動后復盤中也總結了一些舉辦活動的經驗、收獲,以及對今后活動策劃組織、提升活動質量效果方面的思考及建議:

常態化科普活動宜和差異化科普宣傳相結合。為提升科普影響力,活動宣傳是非常必要的,基地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活動組織是常態化的,如何在后續活動宣傳上避免同質化,做到差異化,需要在科普活動設計策劃上打造品牌,樹立特色,持續創新。

四、工作建議

1.建議多組織科普工作者交流學習活動;

2.建議科協對基地科普成果凝練上給予適當的經費支持,如科普圖書和科普視頻制作等。

附件:基地最新簡介和開放時間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

2025年1月13日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簡介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位于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當涂經濟開發區大城坊西路2號,是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研究生培養、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占地面積497.7畝。已建成深水航道試驗廳、通航樞紐綜合試驗廳、應急搶險新技術試驗廳、水工結構試驗廳、引調水工程試驗廳、水環境實驗室、水電環境測試實驗室、水生態試驗廳、河流海岸試驗廳、水電試驗廳、防汛材料研發中試基地等11座試驗廳(室)。

  • 基地是國家及省部級實驗室重要組成部分

試驗廳(室)和綜合樓是水災害防御全國重點實驗室等國家及省部級實驗室科學研究的重要條件保障,先后開展三峽新通道、向家壩水電站、大藤峽樞紐、引江濟淮、平陸運河等幾十余項大比尺水工、水運、水電物理模型試驗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

  • 基地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

積極承擔院庫壩系統深水檢測載人潛水器、車載堤防險情快速探測成套技術裝備、堤壩工程白蟻監測預警與治理技術、長三角地區城市河網水環境提升技術、數字孿生河湖智慧監管平臺、防汛應急搶險新材料新裝備等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相關成果已在全國各地示范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 基地是研究生培養和國家科普教育基地

清華大學、武漢大學、河海大學等國內多所重點院校的實習實踐基地。“2021-2025年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23-2027年全國航海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年馬鞍山市科普教育基地”,聯合共青團當涂縣委員會、少先隊當涂縣工作委員會成立當涂縣少年科學院。

基地科普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五9:00-17:00(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只接受團隊預約,需提前10個工作日預約)

來源: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當涂科學試驗及科技開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