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2024年

科普工作績效自評報告

一年來,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和科普教育職能,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特色科普活動50多次,年惠眾人數30多萬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2024年,長葛市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榮獲“許昌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許昌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優秀組織單位,許昌市科普教育基地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副主席單位等榮譽;“播撒科學種子,點亮科學夢想——濕地知識科普進校園”活動榮獲2024年許昌市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河南省農大實踐教學基地”掛牌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

一、工作情況

(一)科普工作組織管理情況

長葛市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專門負責管理“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正科級財政全供事業單位,現有人員13名。成立了管理中心主任擔任組長,主管副主任擔任副組長,相關科室工作人員為成員的科普工作領導小組,機構健全、分工明確,有專門的副主任分管科普工作,有專門的股室濕地保護監測股負責組織實施科普工作,并把科普工作列入單位年度工作計劃,為科普工作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管理中心制定了《濕地保護監測股職責》、《科普宣教工作職責》、《講解員管理制度》、《開放制度和安全管理應急預案》等各項管理制度。制定了《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和科普志愿者考核獎勵實施辦法》,激勵和支持科普工作優秀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二)本年度向公眾提供科普服務工作基礎情況

一年來,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下,依托自然資源和場館優勢,腳踏實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科普宣教和自然教育工作,組織開展了“全國科普日”“世界濕地日”、“世界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日”、“科技周”、等主題日科普宣教活動,濕地知識進社區、進鄉鎮、進校園、進課堂、進機關、黨校現場教學、濕地科普研學、濕地觀鳥、濕地體驗等各類科普活動56次,全年開放天數約240天,室內科普場館面積2364.96平方米,室外科普場所面積約16萬平方米,年接待人數達30多萬人次。

(三)本年度開展科普活動情況

1、在基地開展科普活動情況

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依托獨特的濕地資源和完備的科普宣教體系,在基地組織開展濕地科普研學、濕地體驗、親子體驗、社會實踐、黨校現場教學、參觀游覽等各類科普活動累計18次,參與人數14000人。弘揚科學精神,傳播自然科學知識,公眾在美麗的濕地景觀里體驗自然科學的魅力,真正發揮了科普基地的科普職能,已然成為廣大青少年科普宣教、科研教學的第二課堂。

2、開展進社區、進校園等“走出去”科普活動情況

開展“傳播生態文明 科普自然知識”生態文明宣講進鄉鎮、濕地知識科普進校園、生態文明宣講進機關等“走出去”科普活動情況累計10次,參與人數12000人。通過現場科普講解、觀看視頻、標本等,向大家科普濕地保護的重要意義,濕地相關知識,提升對濕地的認識,推動公眾養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助力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

(四)在重要主題日期間舉辦主題科普活動的情況

“全國科普日”期間,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圍繞科普日主題,組織開展了“走進濕地公園,感受自然之美”、“傳播生態文明、科普自然知識”生態文明宣講進鄉鎮、“播撒科學種子,點亮科學夢想”濕地知識科普進校園、“感悟生態文明、探尋濕地文明”、“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協力建設科技強國”濕地親子體驗、“生態文明宣講進機關”全國科普日科普宣教活動累計6次,累計參與人數1600余人次。向公眾科普了“全國科普日”的由來及意義、濕地的定義、分類和功能、鳥類的分類、濕地動植物資源等科學知識,利用濕地特有自然資源,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形式,傳播生態文明理念和自然科學知識。

在其他主題日,如“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世界濕地日”“愛鳥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生物多樣性日”等,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圍繞主題日相關主題,組織開展了濕地知識科普進校園、返鄉大學生“世界濕地日”科普宣教活動、愛鳥周濕地體驗、科普宣傳進社區、“生物多樣性 你我共參與”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世界環境日”科普進校園活動等豐富多彩的主題科普活動累計10次,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自然課堂,科普濕地相關知識,提高了科學文化素養和對濕地的認識,活動期間參與人數16000人,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推動公眾養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習慣,助力公民科學素質提升,推動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崇尚創新、尊重人才的濃厚氛圍。

(五)通過網絡媒體平臺向公眾公布開放信息等情況

面向公眾提供預約的平臺主頁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5r5L5iW2LhBCg83aHQKdlA

自主運營的新媒體平臺情況: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微信公眾號,鏈https://mp.weixin.qq.com/s/oo1B87EgiCW7G6xyS9JZgQ

在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官方微信公眾發布信息46篇。

(六)動員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服務情況

動員科技工作者開展“學雷鋒、i科普”科普志愿服務、“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科普志愿服務活動、“世界野生動植物日”科普志愿服務、“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科普宣教、“重陽攜手賞秋 共度秋日時光”愛老敬老游園、“傳播生態文明思想,提高生態文明意識”全國生態日科普宣教等豐富多彩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12次,科技工作者參與50余人次,有效發揮了科普職能,積極踐行了志愿服務理念。

(七)科普工作經費及人員情況

2024年,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科普工作經費長葛市級財政科普宣教資金4萬元,主要用于科普宣教品和科普宣教資料定制,科普活動耗材等。公園現有專職科普人員13名,兼職52名,人員整體素質高,科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專業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科普宣教團隊優勢明顯、經驗豐富。

二、特色工作

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依托豐富的濕地資源,積極開展濕地保護和科普宣教等工作,致力于濕地特色科普研學,提高全民的自然科學文化素養。濕地公園科普教育成效顯著,是生態文明傳播、濕地特色科普教育、自然教育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陣地,是廣大市民科普宣教、自然教育、科研教學、觀鳥體驗、親近濕地、休閑觀光的勝地,也是長葛乃至許昌市對外開放和城市形象外宣的窗口,總惠眾人數達1000多萬人次。

三、問題不足

1、專業素養需進一步提升。我們雖然也開展很多的科普宣教活動,但離專業的要求還很遠,還要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創新宣教形式,豐富科普內容,進一步提升專業素養。

2、同兄弟單位及高效合作需進一步加強。我們雖然同兄弟單位和一些高校也有合作,但是交流溝通還是太少,科普教育基地長期發展的模式還需要不斷探索,我們需要加強同更多兄弟單位、各科普教育基地、學校等的溝通合作,交流經驗。

四、工作建議

組建專業隊伍。實現高質量科活動持續供給并達到預期效果,僅依靠現有工作人員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可考慮組建一批科技工作者為骨干的科普大團隊。其中,科技工作者負責內容生產,科普專業人才和媒體工作者負責內容轉化,并利用新媒體實現更廣泛的傳播。同時,依托專家隊伍,探索建立科普信息審核把關機制,避免“偽科學”等現象的發生。

多組織培訓。建議上級主管部門多組織一些參與人數多、覆蓋面廣的專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形式可以是集中培訓,也可以是專業人士上門做技術指導,真正提高現有工作人員的業務素質、業務水平和業務能力。

附件:基地最新簡介和開放時間

附件:

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簡介和開放時間

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長葛市北部,總面積626.89公頃,是淮河上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河流濕地。公園自然環境優美,濕地景觀獨特,濕地生物多樣性豐富,公園自然環境優美,濕地景觀獨特,生物多樣性豐富,科普宣教體系完善,休閑娛樂設施優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榮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科普基地、河南省優秀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基地、河南省學雷鋒活動示范點、河南省林長+法院院長、林長+檢察長生態司法宣傳教育基地、許昌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河南農大實踐教學基地等多項榮譽,是廣大公眾科普研學、科普宣教、科研教學、自然教育和親近濕地的的絕佳場所,也是生態文明傳播、濕地科普教育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陣地和窗口。

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誠邀您“共賞濕地景、共享濕地風”,盡情體驗自然的奧秘!

開放時間:

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為開放性的公益性公園

室外場所全年免費開放

科普宣教館免費開放,每周三——周日開館

來源: 河南長葛雙洎河國家濕地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