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傳統認知里,高血壓似乎是老年人的“專利”,但近年來,高血壓發病正呈現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年輕人,在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時,驚訝地發現自己血壓超出正常范圍。這一變化背后,是現代生活方式的深刻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巨大壓力等因素,正悄然侵蝕著年輕群體的血壓健康。年輕人必須深刻認識到高血壓的嚴重性,積極主動進行預防與治療。

一、年輕人高血壓的特點

癥狀隱匿:年輕人身體機能處于相對良好狀態,代償能力強。在高血壓初期,往往沒有明顯癥狀,或僅有偶爾的頭暈、頭痛,這些輕微不適很容易被歸咎于工作勞累、睡眠不足等常見原因而被忽視。很多年輕人是在單位組織的體檢,或因其他疾病就醫時,才偶然發現血壓升高。這種隱匿性使得高血壓如同一顆“隱形炸彈”,在不知不覺中對身體造成損害,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繼發性因素多:與老年人以原發性高血壓居多不同,年輕人高血壓不少由繼發性因素引起。腎臟疾病是常見原因之一,如腎小球腎炎,炎癥會影響腎臟的正常濾過功能,導致水鈉潴留,進而升高血壓;腎動脈狹窄則會使腎臟血液灌注不足,激活腎素 - 血管緊張素 - 醛固酮系統,引起血壓升高。內分泌疾病同樣不容忽視,像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醛固酮分泌過多,導致鈉重吸收增加和鉀排出增多,造成水鈉潴留與低血鉀,引發高血壓;嗜鉻細胞瘤會間斷或持續地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血管收縮,血壓急劇升高。這些繼發性高血壓,若能及時找出病因并針對性治療,部分患者血壓可恢復正常。

二、不良生活方式與高血壓的緊密關聯

高鹽飲食的危害:快節奏生活下,年輕人常依賴外賣、加工食品。這些食物為追求口感,往往含鹽量極高。例如一份普通外賣拉面,除了面條本身,湯汁和配菜中的鹽分可能遠超每日推薦攝入量。人體攝入鹽分過多,會打破體內的水鹽平衡,身體為維持平衡會潴留水分,從而增加血容量。就像給水管里注入過多的水,水管壁承受的壓力自然增大,血管也一樣,血容量增加導致血壓升高。長期高鹽飲食,還會對血管壁造成損傷,加速動脈硬化進程,進一步加重高血壓病情。

久坐不動的隱患:現代年輕人的工作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面對電腦工作成為常態。這種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使得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減緩。身體消耗能量減少,多余的能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導致肥胖風險大幅增加。而肥胖與高血壓密切相關,肥胖會引發一系列代謝紊亂,如胰島素抵抗,進而激活交感神經系統,使血壓升高。據統計,長期久坐人群患高血壓的幾率比經常運動者高出數倍。此外,久坐還會影響血液循環,導致血管彈性下降,心臟泵血負擔加重,進一步影響血壓調節。

熬夜與壓力的雙重夾擊:熬夜,已然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常態。人體的生物鐘如同精密的時鐘,調節著身體各項機能的運轉。熬夜會打亂這一生物鐘,影響身體激素的正常分泌,特別是與血壓調節相關的激素。例如,夜間本應處于較低水平的腎上腺素,因熬夜而異常分泌,導致血壓在夜間也處于較高狀態,長期如此,血壓就會持續升高。同時,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年輕人面臨著來自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巨大壓力。當壓力過大時,身體會進入應激狀態,交感神經興奮,釋放如去甲腎上腺素等激素,這些激素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隨之升高。長期處于這種壓力狀態下,血壓很難恢復到正常水平,高血壓也就接踵而至。

三、年輕人高血壓管理策略

生活方式的全面調整

- 飲食均衡是關鍵:年輕人應遵循低鹽、低脂、高纖維的飲食原則。首先要嚴格控制鹽的攝入量,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這意味著要減少咸菜、火腿、方便面等高鹽加工食品的食用。同時,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它們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對身體健康有益。例如香蕉、土豆等富含鉀元素的食物,鉀可以促進鈉的排出,有助于降低血壓。此外,還應選擇全谷物如糙米、全麥面包替代部分精細米面,全谷物富含膳食纖維和多種營養素,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穩定血糖和血壓。

- 規律運動激活健康活力:運動是改善心血管功能、降低血壓的有效方式。年輕人每周至少應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速度可控制在每分鐘120 - 140步左右;游泳也是不錯的選擇,既能鍛煉全身肌肉,又能減輕關節負擔。騎自行車同樣能達到良好的鍛煉效果,可選擇戶外騎行或室內動感單車。除了有氧運動,也可結合力量訓練,如進行簡單的俯臥撐、平板支撐、啞鈴訓練等,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礎代謝率,有助于消耗更多熱量,控制體重,間接對血壓產生積極影響。運動應循序漸進,長期堅持,才能收獲顯著效果。

- 作息規律筑就健康基石:保證充足且規律的睡眠對于血壓穩定至關重要。年輕人應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習慣,每天保證7 - 8小時的高質量睡眠。睡前避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電子設備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響睡眠質量。營造安靜、舒適、黑暗且溫度適宜的睡眠環境,有助于提高入睡速度和睡眠質量。規律的作息能讓身體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復,維持正常的生理節律,從而更好地調節血壓。

- 減壓放松釋放心靈壓力:學會有效應對壓力是年輕人維護血壓健康的重要一環。冥想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減壓方式,每天花15 - 20分鐘進行冥想練習,專注于呼吸,排除雜念,可幫助身體和大腦放松。瑜伽也是不錯的選擇,通過各種體式和呼吸練習,能緩解身體緊張,減輕心理壓力。此外,培養興趣愛好,如繪畫、書法、攝影等,不僅能豐富生活,還能轉移注意力,讓身心從壓力中解脫出來。與朋友聚會交流,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也是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有助于維持血壓穩定。

定期監測與及時就醫的重要性:年輕人應高度重視血壓監測,定期測量血壓,了解自身血壓狀況。可在家中配備一臺上臂式電子血壓計,按照正確方法測量血壓。建議每周至少測量1 - 2次,若發現血壓有異常波動,應增加測量頻率。一旦發現血壓超出正常范圍,哪怕沒有明顯癥狀,也應及時就醫。醫生會通過詳細詢問病史、家族史,進行全面的身體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尿液檢查、腎功能檢查、腎上腺超聲等,以確定高血壓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對于繼發性高血壓,積極治療原發病是關鍵,如腎動脈狹窄可通過介入治療或手術解除狹窄,嗜鉻細胞瘤可通過手術切除腫瘤,原發病治愈后,血壓往往能恢復正常。對于原發性高血壓,醫生會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包括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

藥物治療的注意事項:若醫生診斷需要藥物治療,年輕人必須嚴格按照醫囑服藥,絕不能自行停藥或換藥。降壓藥物種類繁多,不同藥物有不同的作用機制和副作用。例如,某些利尿劑可能會導致低鉀血癥,引起乏力、心律失常等癥狀;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會影響心率和心臟傳導,導致心動過緩。在服藥過程中,如果出現任何不適癥狀,應及時告知醫生,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物劑量或更換藥物。同時,藥物治療必須與生活方式干預相結合,不能因為服用了降壓藥就忽視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壓,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

年輕人要深刻認識到高血壓對健康的潛在威脅,從日常生活的點滴做起,積極預防和治療高血壓。通過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定期監測血壓,及時就醫并遵循醫囑治療,才能有效管理血壓,為未來的健康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