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祖貫通文脈,傳承漢字超萬代;
龍子固守田園,活化漢字續千年。
漢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是中華文明的載體,承載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心理能量,對中華乃至世界的文明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和深遠歷史影響。以展示、解讀、感悟和深耕漢字文化為己任的漢字田園,其創建和發展的價值呈現是廣博、深邃和久遠的。
一、對漢字歷史價值的傳承
漢字的形體由圖形變為筆畫,由象形變為象征,由復雜變為簡單,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繁體字、簡化字等多個階段的演變,已經有3600年的歷史。漢字是上古時期各大文字體系中唯一的承續者,不僅記錄了廣闊無邊的事物,還能微妙地表達人的豐富內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而且唯一使用到現在的文字,成為中華民族和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寶貴財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全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對于承載著人類智慧、歷史、文明與輝煌的漢字,漢字田園自覺承擔起了傳承其歷史價值的使命。在漢字田園,你可以對漢字追根溯源,領略到從原始社會晚期開始,漢族先民以自己的智慧創建出的?漢字風采。依據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結繩記事”說、“契刻記事”說、“倉頡造字”說、“八卦”說、“圖畫”說、“書契”說等等,在漢字田園都有不同載體、不同形式和不同蘊含的展現,豐富多樣,精彩紛呈。其中,以4000多個有代表性的常用漢字為例,分別說明了它們是如何由甲骨文、金文向小篆、楷書、繁體字、簡化字演變的,并通過形體分析,具體解釋了每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內在關系。從漢字形聲表意的結構,你可以感受中華民族勤勞樸實的智慧,從漢字方正規范的形狀,你可以感悟中華民族剛正不阿的稟賦,從漢字廣博深邃的寓意,可以感知中華民族繁榮昌盛的底蘊,從漢字橫豎撇捺的筆畫,你可以感嘆中華民族瀟灑飄逸的浪漫。
二、對漢字當代價值的彰顯
漢字是我國獨有的文字,以“形”喻“義”,承載了豐富的歷史信息,博大精深,經久不衰,見證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漢字是超越方言的文字,架起各民族相互聯系的橋梁,便捷了人們的溝通。漢字是通行的藝術品,豐富了人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人們審美的情趣。漢字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使其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和傳承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從全世界范圍看,還沒有一種文字能夠像漢字這樣,具有持久、頑強、堅韌的生命力,青春常在。
漢字在當代的價值,主要體現在文化傳承、社會交流、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漢字是教育的基礎,通過學習漢字,可以提高人們的綜合素質。漢字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進一步增強了?文化傳承和民族認同感。通過漢字組成的視覺語言,可以激發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性格品質,為思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漢字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藝術形式,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漢字書寫講究平心靜氣、一筆一畫,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在當前電子設備普及的時代,漢字書寫還能幫助人們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找回用心思考的玄妙。
圍繞著彰顯漢字的當代價值,漢字田園開展了一系列創意實踐。如創建小型漢字博物館。以一個漢字為單位,挖掘與其相關的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實際應用等方面的資料,反復進行甄選,建立起內在的邏輯聯系,采用多種手段加以展示,讓漢字立起來、活起來、靚起來,使人們能夠在漢字文化的氛圍中,在藝術欣賞的熏陶中,學習漢字知識,體會漢字魅力,感悟漢字底蘊。如繪制漢字思維導圖。以圖形化的方式展示漢字的結構和意義,理清漢字之間的關系,對漢字形成立體認知。通過思維導圖參與知識構建,培養思維能力、拓展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學習效率,享受學習樂趣。如創建中華字經一條街。將中華字經收集的4000余常用漢字,加注拼音、變換字體、加以藝術包裝,排列在一條長街上,讓人們在悠然自得、閑庭信步的狀態下,在走街串巷、進出房間過程中,辨識漢字、欣賞漢字、揣摩漢字。如布局漢字方陣。從辭源、辭海、康熙字典和新華字典中,選取5000個具有傳承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常用字,建立系列化、多元化、立體化、千變萬化的矩陣,實施“兵棋推演”,形成蔚為壯觀的漢字大軍,讓人們感受漢字的實力和威力,堅定漢字文化自信。
三、對漢字旅游價值的開發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文化和旅游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在?政策引領和機制創新的大環境下,旅游消費環境得到改善,為旅游賦能思想,讓文化擴容市場,讓優秀文化作品與優質旅游產品深度融合,正在不斷滿足全社會日益增長的文化旅游精神需求。
文旅融合不是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簡單疊加,而是在理念、機制、資源等層面的協同發展。要確立以人們需求為導向的理念,積極適應當代消費需求和審美追求,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文化和旅游產品。要充分發揮市場在文旅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優化營商環境和公共服務。特別是要讓文化元素豐富旅游產品,讓旅游元素釋放文化價值,推動文化資源的價值轉化,促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漢字田園圍繞推進漢字旅游的發展,實現漢字元素與旅游市場的有機融合,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如開展漢字旅游研學。建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引導學生在游歷農耕生活中,學習和感受漢字文化,打造成具有特色優勢的旅游研學基地。如開展漢字科普游歷。用?科技賦能文旅,建立科普教育基地,為旅游研學增加科技含量,讓研學變成可聽、可見、可感的沉浸式旅游,滿足學生和游客在文化旅游活動中的體驗需求,帶來更深層次的情感共鳴。如開啟與央企的戰略合作。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與中國傳媒集團下屬的中傳文創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將項目打造成為具有示范性、可復制性、獨具特色的文旅品牌和旅游體驗目的地。
四、對漢字世界價值的傳播
在古代,漢字曾是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并對東亞地區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如漢朝時期,生活在朝鮮半島上的朝鮮人,就把漢字和漢語作為他們的書面文字和官方用語。如三世紀后,日本開始使用漢字,日本的文字創立也是經與漢字融合形成的。如越南曾經長時期使用漢字,現在仍然可以看到漢字的蹤跡。在當代,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漢字在國際交流中的作用日益凸顯,有如連接中國與世界的彩虹。漢字的美學價值和藝術魅力更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們學習和欣賞,促進了文化的國際交流與傳播。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把我國的現行漢字作為國家運用的正式文字之一。聯合國把我國的規范漢字作為6種工作用字之一。
漢字所傳播的文化精髓,使我國各民族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世界的政治局勢和經濟發展。目前,漢字對世界的影響日益增強,它正在逐漸發展成為一門通用文字,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漢字的廣泛使用能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漢字文化的傳播能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
?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向國際社會積極傳播我國的漢字及漢字文化,推進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漢字田園義不容辭。要讓漢字田園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要讓世界人民擁抱中國,喜愛漢字。在構建漢字田園整體方案中,就特別提出要使設計方案不僅在國內不同省份可以復制修建,而且還要充分考慮向國外輸出與推廣,加強與不同種族、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國家的文化交流,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文化,讓世界分享中華民族悠久而燦爛的文明,建立命運共同體。發揮互聯網的優勢,讓漢字通過網絡平臺傳播中華文化,宣傳中國精神,傳遞漢字能量,展現中國魅力,使中華文明繼續影響現代國際社會。?
來源: 和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