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評選出2024年度“十大臨床突破”,它們將展示科研人員如何通過創新和努力,為人類健康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其中中國和美國團隊各占到了4項,美國以扎實的基礎研究能力和先進的醫療技術,仍在全球醫學創新中保持領先地位。而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尤其在基因治療、再生醫學等生物醫學領域,逐步實現了全球領跑。

中國醫生將乙肝治愈率提高3倍

2024年12月5日,這注定是在醫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日子。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作為一所久負盛名、在醫學研究和臨床治療方面都有著卓越貢獻的醫療機構,其感染內科一直處于學科前沿的探索之中。而侯金林教授,作為感染內科的領軍人物,他帶領著團隊在乙肝治療研究領域不斷深耕,歷經無數個日夜的鉆研與探索。

就在這一天,侯金林教授團隊等人在全球醫學領域最具權威性的《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發布了乙肝治愈的最新研究成果。要知道,《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一直是醫學創新成果的重要發布平臺,能夠在該雜志上發表成果,本身就代表著這項研究具有極高的價值和國際影響力。

此次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充分證實了一個令人振奮的結論:聯合使用靶向HBV RNA的小核酸藥物和免疫激活藥物,這種創新的聯合療法能夠達成病毒抑制、免疫激活的雙重策略。這一策略的重大意義在于,它使得乙肝治愈率突破了30%的大關。這個數字相較于現有方案約10%的臨床治愈率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飛躍。這一成果就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曙光,為乙肝患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于那些乙肝表面抗原水平低于1000 IU/ml的患者,在此次試驗中的治愈率更是達到了47%。這一數據進一步表明,這種聯合療法對于特定乙肝患者群體有著更為顯著的治療效果。

乙肝,這個全球性的健康難題,一直困擾著數以億計的患者。據綜合數據顯示,僅僅在2022年,全球約有2.54億人感染乙肝,這是一個龐大到令人揪心的數字,而在這些感染者中,約110萬人因為乙肝相關的疾病而失去了生命。

乙肝的臨床治愈,也就是功能性治愈,一直是乙肝治療領域最理想的目標之一。它不僅僅是患者恢復健康的希望所在,也是全球學界的難點和熱點問題。傳統治療慢性乙肝的藥物存在著諸多難以克服的局限性。那些藥物無法完全清除潛伏在肝細胞中的病毒DNA,這就像是一顆隱藏在身體里的定時炸彈。一旦患者停藥,病毒就可能卷土重來,再次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侵害;而如果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又可能造成乙肝病毒耐藥突變,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或者還可能導致無法逆轉的肝臟損傷,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和痛苦。

侯金林等人的這一研究成果,無疑預示著聯合療法治療乙肝病毒感染新時代的來臨。然而,在治療過程中,還有許多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評估治療應答率、臨床獲益及風險等。為了攻克這些難題,侯金林教授展現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卓越的領導力。他攜手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樊蓉等眾多專家學者,歷時10余年,這10余年里,他們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失敗,也遭遇了研究資金緊張、技術瓶頸等重重困難,但他們始終沒有放棄。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他們共同研發了新型的“GOLDEN(金牌)”乙肝治愈預測模型。這個模型就像是一個精準的導航儀,平均能夠提前19個月精準預測乙肝治愈的發生,這為醫生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提供了強有力的依據。

再看看我國的情況,截至2022年,我國約有8600萬名乙肝病毒攜帶者,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龐大群體。在這些人中,約2800萬是需要治療的乙肝患者,然而目前我國乙肝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僅為15%。這一現狀也迫切需要新的治療策略和技術的出現。侯金林教授在模型發布會上滿懷激情地指出,未來10年是乙肝功能性治愈的關鍵期,這就像是吹響了攻克乙肝的沖鋒號,激勵著更多的醫學工作者投身到乙肝治療的研究和實踐中,也讓廣大乙肝患者看到了治愈的曙光。

來源: 桂林科普小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