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界”評選出2024年度“十大臨床突破”,它們將展示科研人員如何通過創新和努力,為人類健康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其中中國和美國團隊各占到了4項,美國以扎實的基礎研究能力和先進的醫療技術,仍在全球醫學創新中保持領先地位。而中國的發展速度令人矚目,尤其在基因治療、再生醫學等生物醫學領域,逐步實現了全球領跑。
血液檢查診斷老年癡呆
2024年7月28日,在全球醫學領域備受矚目的《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了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臨床試驗結果。在當今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阿爾茨海默病(AD)已經成為了一個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全球性難題。這種疾病悄無聲息地影響著全球大約5500萬人的生活,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AD患者的病情發展進程十分迅速且殘酷。從早期出現癡呆癥狀開始,病情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一般,迅速向著中、晚期發展,直至最終奪走患者的生命。整個過程平均僅僅只有大概5到6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患者的認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逐漸喪失,給患者自身和家人帶來無盡的痛苦。
不過,科學界一直在努力對抗這個可怕的病魔。此前就有科學家通過大量嚴謹的研究證實,在AD發病之前,如果能夠對人們的生活方式進行提前干預,例如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體育鍛煉,減少精神壓力等,那么至少能夠阻止40%的AD發病。這無疑給人們預防AD帶來了一線希望。而且,即便在AD發病之后,如果患者處于早期階段,目前已經有兩款被視為“特效藥”的藥物獲批上市。這些藥物雖然不能徹底治愈AD,但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疾病的進展,為患者爭取更多的時間,也為后續可能出現的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提供了緩沖期。
然而,無論是生活方式干預還是藥物治療,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先對AD進行準確的診斷。目前在AD診斷領域,被視為金標準的方法是腦脊液穿刺和PET - CT檢查。腦脊液穿刺需要將穿刺針插入患者的脊椎間隙來獲取腦脊液樣本,這一過程不僅操作起來極為煩瑣,而且對患者身體有一定的創傷性,容易引發感染等并發癥。PET - CT檢查則需要借助昂貴的設備,檢查費用十分高昂。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這兩種診斷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很難得到普及。很多患者在病情已經發展到中、晚期的時候才被確診,從而錯過了最佳的干預和治療時機。
正是由于現有的診斷方法存在諸多弊端,AD血液檢測憑借其便捷、相對無創且成本較低的特性,成為了醫學學界的熱門研究方向。在這個充滿希望的研究領域,各個科研團隊都在競相探索。除了此次研究中瑞典團隊已經成功推出的產品之外,今年年初,來自中國的華山醫院郁金泰教授團隊以及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教授團隊等也分別發布了令人振奮的科研成果。他們的研究有望僅僅通過抽取患者的血液,就能夠將AD的確診時間提前至發病前的15年,并且診斷的準確率能夠達到90%以上。這對于AD的早期發現和干預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但是,AD血液檢測的發展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這個領域,仍然面臨著重重挑戰。學界對于應該檢查哪一類生物標志物還存在著爭議,畢竟生物標志物的種類繁多,每一種可能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局限性。而且對于何時啟動血液檢查才最為合適,各方也尚未達成共識。另外,一些檢測技術細節的實施,對于基層醫療機構來說難度很大,已經超出了它們目前的能力范圍。例如,某些高精度的檢測設備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操作,而且設備的維護成本也很高。不過,盡管面臨著這些困難,但只要科學界能夠齊心協力,逐步解決這些問題,并且結合最新的干預和治療方式,那么在未來,AD完全有希望從一種令人絕望的不治之癥轉變為一種能夠被攻克的疾病。這將是人類醫學史上的一個偉大勝利,為全球數以千萬計的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新的希望。
來源: 桂林科普小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