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汽車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隨著事物的崛起與發展,“流言”也順勢而生。

您是否也聽說過一些關于汽車的“流言”卻不知真偽。

汽車“流言”粉碎機將為您一一破解“流言”背后的真相,接下來請一起走進本期內容。

01-冬天別一發動車就開空調

流言:在冬天,不要一發動汽車就開空調,會傷車。

真相:以上說法系謠言!很多朋友認為冬季氣溫低,汽車零部件在寒冷環境下直接啟動會造成損傷,水溫也不容易上升,會傷車。但其實對于燃油車而言,暖氣是“白賺”的。

事實上,傳統燃油汽車上的空調制冷時是通過空調壓縮機制冷,不過冬天吹暖風的時候壓縮機實際上是不工作的。

燃油車在制暖時直接將發動機工作產生的熱量導入駕駛室,從而提高車內溫度,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開暖風會對發動機產生不良影響。當然了,因為空調熱量來自于發動機熱量,為了節約油耗,可以先使用座椅加熱,待發動機水溫升高后再使用空調。

至于新能源車,它們主要通過PTC電阻通電產生熱量,同樣不需要顧慮對車輛的損害,雖然多少會對續航里程造成一些影響。

02-汽車隔熱膜顏色越深隔熱性越好

流言:有些人認為,汽車隔熱膜的顏色越深,材料吸收光的作用越強,隔熱的效果也就越好。

真相:以上說法系謠言!如今優質的汽車隔熱膜是多層復合結構的,分為染色層和熱阻隔層,隔熱效果與染色層的顏色深淺沒有直接的關系。

顏色深淺主要影響對可見光的吸收,有一定飽和值。而太陽攜帶的熱量中,可見光只占一部分,紅外線才是其主要因素,防曬則主要是防止紫外線。車膜之所以隔熱,主要靠熱阻隔層。熱阻隔層每一層涂布不同的粒子,可以分別反射不同波段的紅外線和紫外線,有選擇性的阻隔太陽光中的不同部分。因此,車膜隔熱效果更多取決于膜的材質和工藝,而不是由顏色深淺決定。相同材質、工藝的太陽膜,深色和淺色的隔熱效果相差不多,只是在隔光性上略有差別。所以車主在購買時,要注重車膜的質量,而非顏色。

另外,在選擇車膜顏色時,要特別注意前擋膜的清晰度。法規對前擋玻璃膜的透光率要求必須在70%以上。這樣才能在保證陰雨天、黑夜等光線不足的情況下的行車安全。

03-冬季油車電瓶更容易虧電

流言:大家發現尤其是在冬天,上車第一次啟動車輛時,打火的一瞬間,發動機啟動的聲音和時間都比之前要遲緩一些,原因就在于冬季寒冷電池容易虧電,啟動阻力大,啟動機需要更大電流才可以使發動機正常運轉起來。

真相:以上說法是真的!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低溫會降低電池的放電能力。因為電池是利用化學能產生電能,低溫狀態下化學反應速度變慢,所以電池的放電能力也會下降。

其次是整個動力系統的啟動阻力,因為低溫原因,發動機內部的機油會變得更粘稠,發動機各部分橡膠變得更僵硬,導致發動機的啟動阻力變大,想要讓發動機正常運轉起來,起動機就需要電瓶提供更大的電流,如果此時電瓶處于虧電狀態就會出現打火不成功的現象。

不過這個問題大家也不用擔心,進入冬季可到專業的汽車4S店或修理廠對愛車進行專項的保養,另外也可以在車里隨時準備一套搭電線或者搭電寶以備不時之需,但切記要規范操作!

04-汽車空調工作狀態下直接熄火對空調系統無影響

流言:有些人認為,汽車空調工作狀態下直接熄火對空調無影響。

真相:以上說法不準確!雖然汽車熄火以后空調可以自動關閉,但是這樣做有兩點危害:第一個是由于溫差引起的吸濕作用,會導致空調內管路霉菌大量繁殖;其次,再次啟動時發動機會帶著空調壓縮機的負荷啟動,這樣容易對發動機啟動造成損傷。

所以,為了使自己的愛車壽命更長久,建議先關閉空調后熄火比較好。


本期汽車“流言”粉碎機有沒有幫您破解一些以前不知真假的“流言”呢?大家心里還有哪些希望求證的流言可以在評論區留下,讓我們一起尋求科學真相吧!

圖片源自網絡

來源: 北京汽車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