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越王井(前206年—前203年)趙佗任南海郡尉時所鑿,“廣州諸井此最古”(《廣東通志》)【廣州最早的古井】

漢 武水六瀧整治 (168—178年)桂陽郡守周憬整治樂昌縣境武水六瀧險灘(《廣東通志》)【廣東最早的河道整治工程】

連州龍腹陂(196年)東漢袁氏兄弟三人所筑(《廣東通志》)【珠江水系第一壩】

三國 引甘溪水(248年)交州刺史陸胤因州治(今廣州)臨海,飲水咸鹵,乃引導白云山甘溪水以給民用。(《三國志》)

隋 高明金釵陂(589-618年) 馮家白氏捐金釵所筑,溉田數十頃**(《廣東通志》)**

唐 廣州文溪(841-846年)嶺南節度使盧鈞疏導,成為當時飲用、通航、灌溉的主要水道(《廣東通志》)

宋 韓江筑堤 (976—983年)潮州知軍州事周明辯督修韓江堤圍(《潮州府志》)【潮汕地區最早修堤記載】

西江筑堤(996年)“廣南諸州江漲并大雨水”,高要鄉人沿西江筑等堤圍**(《宋史》《廣東通志》)【珠江三角洲最早修堤記載】**

廣州南濠(1004—1007年)經略高紳開鑿南濠,溝通城內六脈渠排水出珠江(《南海志》《廣東通志》)【最早的城市排水工程記載】

惠州西湖(1064-1067年)惠州知府陳偁在城西“筑堤截水”,稱為豐湖。1096年蘇軾貶惠州時,改稱西湖(《廣東通志》)

白云山竹筧引水(1094年)蘇軾為解廣州飲水苦咸而設計倡建【中國最早的自來水工程】

桑園圍始建(1101—1110年)尚書左丞何執中與廣南路安撫使張朝棟主持修筑南海桑園圍西堤及吉贊橫基(《廣東通志》《重輯桑園圍志》)

明 珠江三角洲基塘區形成(約1370年)修筑堤防的同時,挖塘填基,養魚植桑,形成桑基魚塘的生產形式(《廣州府志》)

張瑄修水利(1460—1469年)張瑄任廣東右部政史期間,修陂塘圩岸4600處(《廣東通志》)

**圍墾海坦(1522—1566年)**珠三角在已成陸的沙坦上進行圍墾,種蘆促淤,加速成田,至1642年達75.5萬畝。

清 珠江口沿海圍墾(1736—1795年)廣州府香山、新會、順德、番禺、東莞等縣沿海,普遍投石筑壩,植蘆促淤,圍墾新成沙坦及淺水沙坦**(《珠江志》)**

**雨量觀測(1880年)**汕頭海關開始用普通雨量筒觀測雨量。

用水尺觀測水位(1899年)三水海關開始使用水尺(英制)觀測水位【廣東省內最早的水位觀測】

廣州建增埗水廠(1906年) 即今西村水廠**【廣東省最早的自來水廠】**

民國 督辦廣東治河事宜處設立**(1914年)**

興建蘆苞水閘(1921年) 使用“關余”100萬兩籌建,作為北江進入廣州的最后一道關口**【當時廣東最大的水閘】**

興建東莞懷德水庫(1946年)【新中國成立時全省唯一尚存的百萬立方米以上庫容的水庫】

1950年 廣東省農林廳水利局成立

1953年 廣東省水利廳成立

1955年 北江大堤工程竣工 由石角、沙頭、良安等13條分散獨立、低矮單薄的小圍,通過聯圍筑閘、加高培厚而成

1958年 廣東省水利電力廳成立

大規模興修水利 全省開工和續建流溪河等20座大型水庫,以及大批中型和小型骨干工程。

1960年 深圳水庫竣工 與香港當局簽訂《關于深圳水庫向香港供水的協議》,1961年正式供水香港

竹仙洞水庫竣工供水澳門

雷州青年運河、鶴地水庫建成 施工高峰期人數達35萬

高州水庫竣工

新豐江水庫建成 【廣東省首座大型水電站】

1965年 東江—深圳供水首期工程建成

1975年 楓樹壩水庫竣工

1978年 廣東省水利與電力機構分設

東深供水一期擴建工程竣工

1984年 《關于解決我省農村96萬人的食水困難問題的議案》 廣東實施省人大首個水利議案【在全國開創議案治水的先河】

白盆珠水庫建成

1987年 東深供水二期擴建工程竣工

1994年 東深供水三期擴建工程竣工

1995年 廣東省水利電力廳改名為廣東省水利廳

1997年 實施江河整治議案 完成重點堤圍全面整治和防洪達標加固,珠江三角洲五大堤圍防御洪水標準均達50年一遇

1999年 飛來峽水利樞紐投入使用

2003年 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完工通水

2007年 潮州供水樞紐工程投入運行

2008年 實施77座大中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2010年 城鄉水利防災減災工程基本完成。全省地級以上市城市防洪能力達100年一遇以上,其中廣州市防洪標準達300年一遇以上

2011年 《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我省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新中國成立以來省委、省政府出臺的首個關于水利改革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文件】

部署開展農田水利萬宗工程建設

啟動廣東省千里海堤加固達標工程

2013年 樂昌峽水利樞紐工程完工

2015年 全面啟動中小河流治理

2017年 全面推行河長制 實現每條河流都有河長

2018年 創新提出碧道理念,開展萬里碧道建設

全面完成村村通自來水工程建設任務

2020年 實現行政村集中供水

2021年 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水利高質量發展大會 印發**《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水利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謀劃部署“851”水利高質量發展藍圖**

韓江高陂水利樞紐完工

2022年 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開工建設 【廣東省歷史上輸水線路最長、建設條件最復雜、總投資最高的跨流域引調水工程】

粵東水資源優化配置一期工程基本完工

2023年 全省水利投資突破1000億元 【全國首個完成年度水利投資突破1000億元的省份】

2024年 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全線建成通水

來源: 科普打工人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