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激發公眾創新活力、傳播生命科學前沿領域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在中國科協的指導下持續開展“科普中國”生命科學領域高端前沿科普系列行動,系列活動包括前沿科普報告、專題短視頻發布等相關內容。

12月8日,萬場報告話前沿——生物前沿技術專題報告會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報告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科學院情報文獻中心協同中國生物工程學會共同主辦,是中國科協全國學會科普日專場活動的一部分。這次活動由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科普委員會副主任姜韜主講,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科普專員王建紅、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翁彥琴參加了活動。北京八一學校50余位師生聆聽精彩報告。

翁彥琴代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致辭,介紹了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參會同學表示熱烈的歡迎。

本次報告會的主講嘉賓姜韜老師以主題為“科學之旅一透過斑馬的條紋窺探現代生物學的奧秘”為題,姜韜老師首先以生命現象引出科學始于思考,透過斑馬條紋發生的終極進化論解釋和直接發育機制,以兩種斑馬為例條紋形成的巴德解釋,得出胎兒期斑馬條紋與成年斑馬條紋的相似性,由軀體比例變化決定。通過不同的微觀層次:細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解決了條紋相關問題,并指出動物條紋的實質是經過自然選擇的化學波。姜韜老師解釋了斑馬條紋研究的意義:科學家的直覺和好奇心、學術意義和實用意義。最后,姜老師引導學生們從今天的科學之旅看如何解決科學問題,宏觀問題會有微觀機制,要靠找證據做實驗解決問題,解決科學問題需要堅持開放和民主,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整個會議過程,姜韜老師積極調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并和學生進行了熱烈地互動。

來源: 基因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