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已到,大蒜地上部的生長將要進入休眠期,在這段時間內,對越冬大蒜怎樣進行管理呢?做好管理能夠使植株積累更多養分,提高其體內糖分含量,增加抗御寒冷的能力,使蒜株安全過冬,年后早返青發棵。具體措施有以下幾項:
一、施好越冬肥
大蒜越冬肥以土雜肥為主,不施或少施化肥。土雜肥多數以秸稈、糞便為原料,經腐熟發酵多為黑色,所以土雜肥具有吸熱特點,冬季在土壤表層施一層土雜肥能夠提高地溫。施3~4厘厚的土雜肥,通過鋤地與表土摻混可提高地溫2攝氏度左右。在冬季地溫提高2攝氏度對于大蒜生長有著積極作用。趁土壤沒封凍情況下每畝施土雜肥3方,或者粉碎干秸稈300斤于表土,通過中耕鋤地培于蒜株根際,對于植株有著很好保暖作用。所施肥料也可以為根系提供一定的養分。再者通過一冬的自然發酵,年后氣溫回升后,可馬上發揮肥效,為蒜株提供養分,為春發打好養分基礎,這種施肥方法叫做“冬施春用”。這是對大蒜露地種植的管理法之一,那么對于地膜大蒜是否進行施越冬肥呢?地膜覆蓋種植的大蒜,由于地膜的保溫作用,可以提高冬季土壤的溫度,減輕凍害的發生,因此,地膜覆蓋種植的大蒜,越冬前不需要施根部肥料,只需要噴灑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就可以。
二、中耕鋤地
在施冬肥后,進行劃鋤大蒜行間,鋤地深度視蒜苗生長情況而定。除旺長的田塊外,一般鋤地深度在4~5厘米,以能摻混土雜肥為度。鋤地時間最好選擇在晴天中午前后,此時氣溫高,土壤能最大限度的吸納熱量,提高地溫。對于旺長田地,鋤地深度達6厘米左右,通過鋤地可斷部分根系,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部根系再生向下擴展,起到控上促下作用。鋤地趕在澆水后,通過施肥、澆水最后鋤地使土壤疏松,保墑增溫,確保大蒜植株安全越冬。
三、澆好越冬水
水分能調節地溫又能促進蒜株體內養分積累,從而增強植株抗寒能力,抵御突然而來的寒潮對大蒜植株的侵襲。澆越水的目的就是保苗安全過冬,年后早返青。澆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用地膜的大蒜,如天氣降雨正常,栽種時又一次澆透水而覆膜的地塊,目前土壤墑情充足,就不澆水,以免澆后土壤濕度增大,膜下水分又不易散去,造成根病發生。對于天氣降雨出現,土壤又缺水的地塊可進行膜下澆水,但澆水量不宜過多。再說露地種植的大蒜,又施過越冬肥的田塊,進行澆一次越冬水,澆水時應在12上旬完成最遲不能晚于冬至節。在一天當中,澆水應在中午前后氣溫高的時段進行,澆水應以地表不留積水為好,做到水過地皮干。澆水時的氣溫應在5攝氏度以上,且連續三天內夜間不會結冰。
我們要根據大蒜生長情況,靈活地分別進行中耕、施肥和澆水的管理,確保大蒜植株安全過冬,來年有個好收成。
來源: 綜合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