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變冷

又到了家長們催著穿秋褲的時候

不穿秋褲真會凍出“老寒腿”嗎?

秋褲到底該啥時候開始穿?

秋褲太緊反而不保暖嗎?

發熱秋褲是真靠譜還是“智商稅”?

往下看

這些知識你應該掌握

↓↓↓

到底啥時候穿秋褲?

判斷自己是否該穿秋褲

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時間:南北方有差異

“秋凍”雖然可以增強耐寒能力,但只適宜在初秋暑熱未消時。等到**進入晚秋,尤其是寒露以后****,**氣溫明顯下降,日夜溫差變化大,常有強冷空氣侵襲,就應增添秋衣秋褲。

對于居住在南方地區的老年人和關節炎患者來說,由于氣候寒濕,更應該提前穿上秋褲**。**

氣溫:以10℃為界限

白天****最高氣溫低于10℃時應該穿上秋褲。隨著氣溫降低,秋褲也應適當增厚。

自我感受:覺得雙腿冰涼

若覺得雙腿冰涼,從戶外回來后遲遲恢復不到正常溫度就該穿。

經常久坐或末梢循環不好的人,即使氣溫不是特別低,也會有雙腿冰涼的感覺,這類人應馬上穿秋褲、厚襪,并且每天睡前用熱水泡腳15分鐘。

秋褲太緊反而不保暖?

除此之外,穿秋褲還有3個健康提醒:

1.個別人群需提前穿**:**包括經期和孕期女性、老年人和關節炎患者、陽虛體質人群。

2.秋褲別穿太緊的**:緊身秋褲雖能增加腿部局部溫度,但長時間緊繃容易導致血液流通不暢,讓人感覺更冷。**

3.睡覺時最好別穿:穿秋褲入睡可能會感覺熱,夜間容易踢被子,造成受涼感冒**;由于秋褲貼合身體,導致全身肌肉不能充分放松,休息不夠充分,還會影響血液循環****。**

不穿秋褲會凍出“老寒腿”嗎?

不少人覺得老寒腿是凍出來的,其實,**寒冷不是導致老寒腿的直接原****因。**老寒腿又被稱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關節疾病。

老寒腿的誘因是關節軟骨老化與磨損,衰老、肥胖、外傷、勞損等因素,都會加快膝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

年輕時不穿秋褲,年老了未必一定得老寒腿。受寒和老寒腿之間雖然沒有直接關系,但**寒冷會加重老寒腿的癥狀****。**因此,在感覺冷的時候穿上秋褲或佩戴護膝,加強膝關節保暖,或許能緩解疼痛。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老寒腿?

冬季天氣寒冷,一受涼就腿疼是老寒腿嗎?自查!出現這些情況千萬別大意↓

  • 遇寒后膝關節疼痛加重;
  • 膝關節有彈響;
  • 蹲下起不來,起來蹲不下;
  • 膝關節晨起有僵硬感,活動后減輕。

發熱秋褲靠譜嗎?

除了常見的秋褲款式,兼顧輕薄與保暖的“速熱衣”同樣受到不少人的青睞,“自發熱”秋褲真的保暖嗎?

網購平臺在售的“自發熱面膜衣”

專家表示,所有的“自發熱”,實際上都是借助外力發熱的**。目前市面上的“自發熱內衣”,大部分是利用纖維吸濕發熱的原理。其實就是吸收了穿衣者自身的水分,來實現發熱的功能****:**當纖維吸收水分時,纖維分子中的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水分子的動能降低,轉換為熱能釋放出來。

選購“自發熱”保暖衣時,注意這幾點:

  • 不適合干燥地區**,**冬天人體汗液少,纖維很難吸濕發熱。
  • 不適合皮膚干燥人群**,**易引起皮膚瘙癢。
  • 不適合嬰幼兒**,**嬰幼兒皮膚嬌嫩,容易造成皮膚不適。
  • 不適合長期穿著**,**吸濕發熱內衣在“吸濕—發熱—排濕—吸熱”的循環中往復,穿著一段時間后需要換下來排濕。
  • 如果不能及時排濕,愛出汗的人群會產生不適感**。**

隨著天氣漸冷

秋褲該安排就得安排

大家務必關注氣溫變化

及時添衣保暖

既要風度

也要溫度

來源: 人民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