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遙遠的非洲叢林深處,一場悄無聲息的較量正在上演,一種名為猴痘的病毒,正以其獨特的方式挑戰著人類的公共衛生防線。猴痘,這個看似陌生的名字, 實則暗藏危機,它不僅考驗著我們的醫學知識,更提醒我們,面對未知的威脅, 唯有科學與智慧方能構筑堅實的防線。

引言:猴痘——從叢林到都市的神秘旅者

想象一下,一位探險家深入非洲熱帶雨林,與野生動物親密接觸,卻不知自己已悄然成為猴痘病毒的載體。回到繁華都市,病毒悄無聲息地傳播開來,直到第一例病例的出現,才拉響了警報。猴痘,這種源自非洲的病毒性疾病,如何在現代社會中跨越地理界限,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正文:猴痘的真面目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疾病,屬于正痘病毒屬,分為 I 和 II 兩個分支。其傳播途徑多樣,主要通過直接接觸患者的皮膚病變或呼吸道分泌物,或是間接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而感染。一旦感染,患者將經歷一系列癥狀:先是發熱、頭痛、肌肉酸痛、背痛、乏力,隨后淋巴結腫大,最為顯著的是持續 2 至 4 周的皮疹,它們可能出現在面部、手掌、腳底等全身各處,初為扁平瘡,漸變為水皰, 伴隨瘙癢或疼痛,最終結痂脫落。

圖 1 猴痘病毒電子顯微鏡照片

圖 2 猴痘病毒感染示意圖

圖 3猴痘病毒感染到轉歸(感染初期到最后愈合恢復的痘疹)

實驗室診斷與治療

確診猴痘主要依賴于實驗室檢測,特別是聚合酶鏈反應(PCR),用于檢測皮疹樣本中的病毒 DNA。治療方面,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支持性護理成為主要手段,包括使用止痛藥和退燒藥緩解癥狀,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和休息,幫助患者度過難關。

疫情新動態

2022-2023 年間,全球范圍內爆發的猴痘疫情,主要由 IIb 分支病毒株引起, 人際傳播成為主要傳播途徑,特別是在特定人群中更為普遍。這一現象引起了全球公共衛生部門的高度警惕,疫苗接種成為防控的關鍵策略之一。

圖 42022 WOH 公布猴痘病毒快速傳播感染例數示意圖(短短半年新發感染

3413 例)

結尾:猴痘的預防與未來

面對猴痘的挑戰,預防顯得尤為重要。避免與患者密切接觸,接種疫苗,尤其是對于高風險群體,是減少感染的有效途徑。此外,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如勤洗手、佩戴口罩、避免不必要的性接觸,都是簡單而有效的預防措施。

全球衛生組織和各國政府正在積極行動,通過加強監測、提供疫苗接種、開展公眾教育等措施,努力控制猴痘疫情的蔓延。猴痘雖非新疾病,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它的傳播模式和影響范圍正在發生變化,提醒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共同構建更加安全、健康的社會環境。

猴痘的故事,不僅是病毒與人類斗爭的縮影,更是人類社會面對公共衛生挑戰時,展現智慧與團結的生動寫照。讓我們攜手同行,在科學的引領下,守護每一個生命的健康與安全。

來源: 匯聚

內容資源由項目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