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計量院長期以來,依托原子時標國家計量基準UTC(NIM)及自主研發的北斗時間傳遞設備,深耕北斗系統的時間頻率傳遞技術與授時監測研究。自2017年起,NIM與國際計量局(BIPM)攜手簽署了“BDS時間傳遞用于UTC評估與實施”的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在推動北斗時間傳遞技術及其廣泛應用上的深度合作正式啟航。
在此合作框架下,NIM實現了在基于北斗的跨洲際時間頻率比對能力驗證、高精度時間頻率測量與校準,以及北斗授時監測等領域的突破,更助力BIPM于2022年順利啟動了基于北斗的UTC比對鏈路校準項目,北斗鏈路正式成為國際原子時合作認可的時頻傳遞鏈路,證明北斗系統能夠滿足國際上最高準確度的時間頻率傳遞要求,為北斗系統的國際化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4月,NIM在北斗授時監測領域工作獲得了BIPM的高度認可,所提供的全部監測數據均被采納;同年6月,BIPM官網正式公布了北斗授時監測的權威結果,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北斗系統的授時服務已贏得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與接納。作為BIPM指定的中國唯一北斗授時監測機構,也是全球范圍內僅有的四家獲此殊榮的機構之一,與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法國巴黎天文臺(OP)以及日本國家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所(NICT)共同提供北斗授時監測。(作者: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 張越)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