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喵先生:小魚女士,你知道它嗎?

小魚女士:大喵先生今日又想要分享什么呀?

大喵先生:當然是它——福壽螺。

小魚女士:福壽螺?不是很了解誒!麻煩大喵先生科普一下啦!

大喵先生:福壽螺屬于外來有害生物,是一種水生軟體動物,每年4~6月和8~10月是福壽螺產卵和孵化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齡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時期,福壽螺主要危害水稻、紫云英、慈菇、甘薯、蔬菜等作物,對水稻危害尤為嚴重,在水稻的整個生育期都會產生危害,能夠咬斷水稻主蘗及有效分蘗,導致有效穗減少,造成減產20%。

小魚女士:啊!這也太壞了!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作物就這樣毀了?有什么解決辦法嗎?

大喵先生:是呀,福壽螺確實是太壞了。不過我們有很多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

小魚女士:那具體是哪些辦法呢?

大喵先生:我們可以綜合采取化學、物理、生物,以及農藝防治措施。下面列舉幾項防治方法:

一是物理防治——可在農田中人工插木樁、竹片等方式。引誘福壽螺產卵,并對溝渠、池塘和農田進行人工捕螺摘卵,或結合農事操作撿拾成螺、卵塊,集中銷毀。

二是生物防治——可通過放養鴨取食幼螺,控制危害。在水系中,可以放養鴨群,養殖中華鱉、青魚等捕食福壽螺。

三是農藝防治——可根據當前初孵幼螺的抗性弱的情況,適時排水曬田,降低幼螺的存活率;在福壽螺的新發生農田,可以結合當地實際實施水旱輪作,將水田改作旱田,結合深翻、曬田,使福壽螺缺水死亡。

小魚女士:太棒了,結合三防治方法,就可以防治福壽螺危害農作物了。

大喵先生:是呀!要想做到有效治理,一定要在危害發生之前哦!

來源: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