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園后的管理

土壤管理技術

1.清耕 在沙土上栽培高叢藍莓采用清耕法進行土壤管理。清耕的深度以5~10cm為宜,時間從早春到8月都可進行。入秋后不宜清耕,對藍莓越冬不利。

2.臺田 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的土壤栽培藍莓時需要修臺田,既可以保證土壤水分供應又可避免積水造成根系發育不良。但是,臺田冬季埋土防寒取土困難,臺面耕作、除草無法機械操作,需人工完成。

3.生草法 雜草每年腐爛積累于地表,形成一層天然覆蓋物。主要是行間生草,行內用除草劑或人工控制雜草。具有明顯保持土壤濕度的功能,適用于干旱土壤和粘重土壤;另一個優點是利于果園工作和機械行走。

4.土壤覆蓋

⑴有機物覆蓋:土壤有機覆蓋物應用較多的是鋸末,尤以容易腐解的軟木鋸末為佳。覆蓋鋸末在苗木定植后即可進行,將鋸末均勻覆蓋在床面,寬度以臺面寬度為標準、厚度10cm左右。樹皮或爛樹皮、松針及農作物的秸稈材料也可做覆蓋物。

⑵地膜覆蓋:地膜寬度根據行距而定,最好是把整個行間都蓋上,但不可完全將地膜接近苗根部,并在根部與地膜接觸處放少量干土,以免烤根現象發生,其他部分鋪緊壓實。

⑶園藝地布覆蓋:園藝地布覆蓋和地膜覆蓋相比有很多優點,除了能夠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和有效控制雜草以外,由于其透氣良好,有利于根系的發育,可以避免由于地膜覆蓋地溫過高引起的根系傷害。

施肥技術

1.藍莓種植適宜肥料種類

⑴化肥與有機肥相比,藍莓更適合營養齊全、微生物豐富、鹽分低的有機肥。如發酵好的牛糞、羊糞、各種餅肥、骨粉等有機肥料。

⑵藍莓種植適宜的化學肥料主要有:硫酸銨、磷酸二銨、硫酸鉀及各種微量元素肥料。

2.施肥時期、施肥量及方式

⑴ 基肥:早秋或結合越冬防寒進行。在樹冠周圍外緣挖深30cm溝,每畝施2000~3000kg腐熟農家肥,混施10~15kg酸性肥料,施入后與土拌均,培土摟平,灌水沉實。

⑵土壤追肥:每年2次,第一次在萌芽期,以氮肥為主;第二次在4周后,以氮、磷、鉀復合肥為主。在樹冠外緣順定植行挖深10~15cm溝,每次施用量15~20kg/畝,之后覆土并灌水沉實。

⑶ 葉面噴肥:全年2~3次,在展葉期到果實膨大期噴0.3~0.5%尿素;果實成熟期及花芽分化期噴尿素0.3~0.5%+磷酸二氫鉀0.3~0.5%。

灌溉技術

1.灌水的時間及判斷方法 藍莓園是否需要灌水可根據經驗判斷:取10cm以下土壤,用手擠壓,如果有出水的感覺就證明水分合適,如果擠壓不出水則說明已經干旱。根據生長季內每月的降水量與藍莓生長所需降水量也可以做出粗略判斷,當降水量較正常降水量低2.5~5mm時,即可能引起藍莓干旱,需要灌水。

2.水質要求 灌水之前測定水的pH值,如果pH值較高,超過7以上,則需對水進行調節,一般用冰醋酸來降低水的pH值。

3.灌水方式

⑴噴灌:固定或移動的噴灌系統是藍莓園常用的灌溉設備,噴灌的可預防或減輕霜害。

⑵滴灌和微噴灌:這兩種方法近年來應用較多,供水時間長、均勻,水分利用率高。能更好地保持土壤濕度、不至于出現干旱或水分供應過量情況。

幼樹整形修剪技術

幼樹定苗后1~2年就有花芽,但若開花結果會抑制營養生長。幼樹期是構建樹體營養面積時期,栽培管理的重點是促進根系發育、擴大樹冠、增加枝量,因此,幼樹修剪以去花芽為主。定植后第二年、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條,第三年、第四年就以擴大樹冠為主,但可適量結果,一般第三年株產應控制在1kg以下。

1.定植后1~2年:從基部疏除所有細弱枝、下垂枝,疏除所有交叉枝,疏除所有的老枝條,選留2~3個生長強壯的一年生基生枝,采用短截或者擼花芽方式去掉所有花芽。

2.定植后第3~4年:疏除所有細弱枝,下垂枝條,疏除所有交叉枝、病死枝和枯萎枝,三年以上枝條回縮到具有強壯枝條部位,應該有3~5個強壯的基生枝??蛇m量結果。利用強壯枝條結果,一般三年生樹根據樹體生長勢剪留50~100個強壯花芽,產量控制在0.5kg左右,四年生選留花芽100~150個,產量控制在1kg左右。

來源: 遼寧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