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時空觀
一、經典時空觀
經典時空觀是絕對時空觀,以牛頓的絕對時空為代表。經典時空觀,符合人們的習慣,和常人實際生活非常和諧,也是人們很容易接受的觀點。
絕對時空觀認為時間、空間和物質是三個完全獨立的概念,同時認為時間和空間都具有絕對性。物質包括實物和場,實物是由實物粒子構成的、具有質量的,集中在某一確定空間的物質;場是充滿全部空間,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它或源于實物,或由微物質(不包括實物)直接產生。
時間和空間是獨立于物質之外的客觀存在概念,且二者是各自獨立的。時間的流逝是均勻的、自然的,不受任何影響;空間的存在是自然的、客觀的,也不受空間之外的其他影響。絕對時空觀同時認為,時間和空間的度量與參照系的運動狀態無關,同一物體在不同慣性參照系中,觀察到的運動學結果具有等同性。
二、相對論時空觀
經典理論的時空觀是絕對的時空觀念,時間和空間是獨立存在的,它們也不會和物質發生關系。在經典理論中,絕對時空沒有發現什么問題;但隨著人類認識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在物體運動速度接近光速時,絕對時空觀就出現了不洽性。因此愛因斯坦等人就提出了相對的時空概念;特別是狹義相對論,它的整個框架都建立在時空的相對性上,而只有光速是絕對的。
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基于兩個假設:其一,相對性原理,此原理是指物理學的基本定律乃至自然規律,對所有慣性參考系來說具有不變的形式。其二,光速不變原理,指光在自由空間中的傳播速度是一常數,用字母C表示。C的大小既與慣性參考系的運動無關,又與光源的運動無關。
廣義相對論更是說明,時間和空間和質量的分布有關。一方面,質量彎曲空間。即在大質量附近,離質量越近,空間越彎曲;相同距離的區域,質量越大,空間越彎曲。另一方面,質量延緩時間。即離大質量越近的區域,時間流逝的越慢;相同距離的區域,質量越大,時間流逝的越慢。
相對論的核心思想是相對性(包括時空的相對性)。在相對論框架下,有五個基本的相對論效應,即時間的相對性、空間的相對性、質量的可變性、運動的相對性和時空扭曲現象。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極限限制,即光速是一切物體運動的極限。也就是說,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質,其運動速度不能達到或超越光速。
相對時空觀認為空間和時間具有相對性。在愛因斯坦相對論中,提出了相對時空觀,并認為時間、空間與物質是相互關聯的;不僅物質的運動對時間和空間有一定的影響,而且三維空間與一維時間,共同構成了四維時空。
相對論的一個重要依據是同時性具有相對性,即在一個慣性系中同時發生的兩件事,在另一慣性系中看來可能不是同時發生。相對論中,同時性的相對性產生于測量,因為相對論的測量工具是光,所以同時性的相對性源于測量工具光。
相對論認為時空具有相對性。狹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與物體的運動有關系,隨著物體的運動,時間會膨脹,在物體運動方向上空間會收縮,就連同時性也隨著參考系的不同而不同。廣義相對論認為,時間和空間與質量(或引力場)的分布有關,其大質量附近,時空越扭曲。
時間、空間和物質,是有相互關聯的三位一體。如果把物質比作一枚硬幣,那么時間和空間就好比是硬幣的兩面。時間和長度隨物體運動變化的關系如下:T=t/√(1-v2/c2),L=l√(1-v2/c2)。其中t和l是物體相對參考系,靜止時的時間和長度;L是物體相對參考系運動,在運動方向上的長度。
牛頓力學是經典理論的基石,然它是相對論的一種近似理論。絕對時空觀是相對論時空觀,在宏觀低速的一種很好的近似。牛頓理論是物體運動速度v,遠遠小于光速C時的一種低速運動規律;當物體的運動速度趨向于光速C時,牛頓理論就變得越來越不準確了。
愛因斯坦相對論,是近現代物理的一大支柱,它的理論思想和相對性,特別是時空相對性,極大地修正了牛頓經典力學。但是它也不是一種全能的完美理論,也不是一個終極理論;它也是一種精度較高的近似理論,是系統或物質運動速度v<C時的一種客觀規律理論。
當一個系統或一個物質的運動速度v=C或v>C時,此理論就出現了不和諧性。比如,時間的停止、時間的倒流、奇點時空、質量相對性問題等等等等。因此在超光速世界里,相對論理論需要修正,或將用更加完美的理論代替。
故而,牛頓理論是超低速的理論,愛因斯坦相對論是低光速的理論。我們現在只能說,愛因斯坦相對論,是一個精度較高的理論;而牛頓經典理論,是一個精度很好的理論。
三、四維時空不變性
相對論的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就連同時性也具有相對性。兩個事件的發生,對某一參考系是同時發生,但對另一參考系并非同時發生;這兩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間隔或空間間隔,在不同的參考系看來也不一定是一樣的。即同時性、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都與參考系和運動有關聯。
盡管如此,但是有一個量是不變的,即四維時空不變性。用一個等式表達如下:△x2+△y2+△z2-C△t2=k2(k為常數),其中k稱為兩個事件的四維時空間隔,簡稱間隔。k是兩個事件發生的時間間隔和空間間隔的融合體,對兩個固定事件的發生,k是一個常數,它不會因為參考系的不同而改變,也不會因為物體的運動而有所不同。但是對于不固定的兩個事件,常數k代表的往往是不同的數值。
四、時空的奇特性
簡單說一說時空的兩個奇特,其實也算不上奇特。
第一,時空的連續性
1.時間具有連續性,這是因為物質的運動具有連續性。
2.空間具有不連續性,即空間是碎片化的。當然碎片化的空間可以連成一片。碎片化源于物質量子化;連成一片是因為,物質空間的合效應。
第二,時空的穩定性
這里的穩定性不涉及相對性,它指的是時空能不能消失。
1.時間具有穩定性,因為物質的運動是永恒的,只是運動的不同而已;然運動的不同,導致時間的相對性,而不能讓時間消失。
2.空間具有不穩定性,即空間可以消失。空間由物質產生,此處有物質,就有空間;此處物質一走了之,空間隨即消失。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來說,空間就是物質的一個影子;實則空間就是物質本身。
能子源版權,違之必究(包括圖片在內)!
來源: 能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