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虱,蚜蟲,薊馬等害蟲在設施蔬菜生產中較常見,這些害蟲主要通過刺破葉面或莖表皮來吸食植物組織液,對植物生長具有重大危害作用,并且還能傳播病原。因此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害蟲防治一直是農戶關心的問題。大家在選擇殺蟲劑時,螺蟲乙酯一直被提到。

一、作用機理

螺蟲乙酯是季酮酸類化合物,是一種類脂生物合成抑制劑,通過抑制害蟲體內脂肪合成過程中的乙酰CoA羧化酶的活性,從而破壞脂質的合成,阻斷害蟲正常的能量代謝,最終導致其死亡,其可用于防治白粉虱、蚜蟲、薊馬、介殼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對成蟲、幼蟲、若蟲和卵都有效,具有殺蟲譜廣、蟲卵兼殺、持效期長、雙向內吸傳導等特點。其中雙向內吸傳導是該藥物的一大特色,即該藥物可以在整個植物體內向上向下移動,抵達葉和根部,由于其持效期長,還能保護植株的新生莖葉,這意味著害蟲沒有安全的隱藏的進食場所,即使害蟲隱藏在卷曲的葉片內、花朵中或者果實上,只要害蟲吸食了植株的組織液,都會引起中毒。

二、螺蟲乙酯的優缺點

(1)優點

①雙向內吸傳導性。螺蟲乙酯可通過植物的木質部和韌皮部向上傳導,也可在植株內由上向下傳導,全方位保護植株;

②持效期長。螺蟲乙酯可以在植物體內長久性無害儲存,并形成保護膜,再次飛來的害蟲吸食植物汁液仍會中毒死亡,長時段保護植株;

③蟲卵兼殺。螺蟲乙酯不僅可以殺死成蟲,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卵的孵化,只要接觸到藥液的卵,孵化率化率大大下降;

④防治譜廣。一次打藥對白粉虱、蚜蟲、薊馬、介殼蟲等刺吸式口器害蟲都有效。

(2)缺點

①速效性差。打藥以后短時間內致死率低,其實害蟲已經中毒,逐漸開始不危害植株了;

②蟲害高發期使用效果不如初期好。螺蟲乙酯在初期用來預防害蟲效果較好,早用早被植物吸收,盡早形成保護作用,發生的害蟲吸食汁液會中毒死亡,降低害蟲繁殖速度,有效防止害蟲爆發。

**二、**使用注意事項

①均勻噴施。螺蟲乙酯只有進入害蟲體內才能夠有效運用,所以植株充分吸收藥液,才能高效防治害蟲,即在使用時,噴灑應盡量均勻,對于一些表面有蠟質層不易吸附藥液的作物,最好添加有機硅或生物助劑,促進藥液展著、滲透,以便被作物快速吸收。

②提前預防。要在害蟲幼蟲期、成蟲前及時用藥,這樣可以較好的控制害蟲的繁殖速度,如果一旦害蟲到了成蟲期,防治效果就再沒那么理想。

③與觸殺性殺蟲劑復配、混配使用。由于螺蟲乙酯速效性差,可與觸殺性藥劑復配混配使用,可以提高殺蟲的速效性。長期使用同一種殺蟲劑,蟲類會變異導致抗藥性基因的產生,與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蟲劑復配、混配使用,可以減緩害蟲對藥劑抗性的產生,常見的有螺蟲乙酯與啶蟲脒、烯啶蟲胺、吡蚜酮、呋蟲胺、噻蟲啉、噻嗪酮等的復配、混配。

來源: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贛州)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