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胸黑雁再一次出現在新疆(陳文杰、常佃學 攝)

2024年11月9日,鳥類攝影愛好者陳文杰,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區墨玉縣南坪水庫拍到了珍稀鳥類 —— 紅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這應該是新疆第二次記錄到該珍稀鳥類,屬南疆首次拍到紅胸黑雁。

第一次拍攝,是在北疆的塔城地區托里縣,拍攝者為觀鳥愛好者常佃學,拍攝時間 2021年3月18日。

來自北極的紅胸黑雁(常佃學 攝)

紅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屬于雁形目鴨科黑雁屬,是一種小型雁類,體長53-56厘米,以其鮮艷的體羽和獨特的紅褐色胸部而聞名。該物種繁殖于西伯利亞北部極地凍原帶,不遠萬里,越冬于東歐、南歐和中東地區,在中國屬于罕見的迷鳥。紅胸黑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易危(VU),并被中國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紅胸黑雁的發現,不僅豐富了新疆的生物多樣性記錄,也見證了大美新疆的魅力。

紅胸黑雁(Branta ruficollis)個頭與野鴨一樣大,應該是我們這里最小的雁類,也是中國最小的雁類(陳文杰 攝)

最近幾年,紅胸黑雁在山東、河北、河南、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廣西等出現,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可見紅胸黑雁遷徙能力很強,上萬里遷飛不在話下。

注意仔細看,紅胸黑雁混在其他野鴨和灰雁群中,很難被發現(陳文杰 攝)

這只混到大雁和野鴨群中的紅胸黑雁,很有可能是在遷徙中和大隊伍走散了,落單后,跟著灰雁群或者針尾鴨群來到新疆。

注意混群中最小的那一只,紅胸黑雁(常佃學 攝),為鴨科黑雁屬的鳥類,體長為53厘米至60厘米,翼展116厘米至126厘米,雌雁體重約1.2千克,雄雁體重1.3千克至1.6千克。

2021年春天,新疆托里縣觀鳥愛好者常佃學在當地拍鳥時,在一群大雁中發現了一只體色艷麗的鳥兒。這只鳥兒后經專業人士認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紅胸黑雁,也是新疆發現的一個鳥類新記錄(常佃學 攝)

非常隱蔽的紅胸黑雁,混在雁鴨群中(陳文杰 攝),雄鳥和雌鳥的羽色相似,頭頂和后頸均為黑色,眼前有一個橢圓形的白斑,眼后有一塊栗紅色的頰斑,外面圍以白邊,胸部也是栗紅色,外面也圍著一條窄的白邊,這條白邊沿著頸側向上與頰部的白邊相連,十分鮮艷而醒目;翅膀和整個上體均為黑色,翅膀上還有兩道白色的橫帶;腹部主要為黑色,兩脅為白色,下腹部以及尾上和尾下的覆羽也是白色,尾羽黑色;喙黑色、極短小,跗跖、腳和爪均為黑褐色。

從左至右:灰雁、綠頭鴨、針尾鴨、紅胸黑雁(陳文杰 攝)。

紅胸黑雁為典型的北方冷水性海洋鳥類,耐嚴寒,喜歡棲息于極地海灣、海港及河口等地,冬季大多出現在有耐堿植物生長的湖泊和水庫周圍的草灘或沼澤中,也出現在周圍地勢低洼的咸水湖和沿海地區,罕見于內陸地區。紅胸黑雁性情活潑好動,群鳥活動時較為嘈雜,聲音可以傳到很遠。看似飛行笨拙,但善飛行,振翅快速。

來源: 馬鳴風蕭蕭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