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水而生,會缺水么?

上海的母親河是蘇州河還是黃浦江?

上海水資源水環境存在哪些問題?

在第十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

的“名人講壇”活動中,

跟著東方綠舟一起來找答案。

為響應第十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九大主題中的“名人講壇”活動,10月15日,2024年生態環境保護系列科普活動講座在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東方綠舟綠舟劇場舉行,惠及松江區3000余名高中生。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華東師范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學院環境科學系主任、本科教學責任教授、上海市課程思政領航團隊負責人、上海市環境與生態高峰學科“生態文明教育與環境科普創新”團隊負責人張勇,為師生們帶來了主題為“探秘一江一河 守‘滬’人與自然“的精彩講座。第十屆上海國際自然保護周的科普講座,不僅是一次知識的傳遞,更是一次行動的號召。讓我們攜手守”滬“”一江一河“,為建設更加美好的生態環境而努力。

守”滬“”一江一河“

張教授圍繞”一江一河“議題層層展開,讓同學們意識到,上海原來是個缺水的城市,環境基礎設施仍處在”欠賬“階段。此外,水環境質量改善更加依賴于源頭防控和綜合治理,但蘇州河及黃浦江的源頭——長江水源和太湖水源,前者有咸潮及上游化工企業密布隱患,后者則需要長三角協調治理,因此十分棘手。而各類污染物又不斷威脅著水安全,水治理迫在眉睫!那我們可以做點什么呢?

賦能青少年成長

隨著全球環境問題日益嚴峻,如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教育和自然保護意識的培養變得尤為重要。生態講座就是激發青少年深刻思考的絕佳方式。上外云間的一位高中生在講座結束后,主動找到張教授進行了深入探討。這種互動不僅體現了青少年對生態問題的關注,更展示了教育的真正意義——啟發學生主動思考,培養他們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這也是東方綠舟長久堅持的育人目標和理念。

作為上海市最大的校外教育場所,東方綠舟充分發揮其在環保科普方面的職能,利用綠色環境資源優勢,始終堅持”生態建設“的理念,積極推行生態環保教育,以”綠色能源、循環經濟、資源節約“為導向,結合重大紀念日,組織具有影響力的環保科普教育主題活動,將環保科普知識融入青少年素質教育之中,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來源: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營地--東方綠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