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副所長曹光喬研究員在云南彌勒發布**《顆粒歸倉:糧食機收減損(玉米)》科普視頻**。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進全鏈條節糧減損,挖掘糧食機收減損潛力”,機收減損是糧食大田高產到顆粒歸倉全鏈條中的重要環節。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種植面積超4000萬公頃,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90%,其中機收率超80%。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降低機收損失,對于實現糧食豐收、“端牢中國飯碗”,意義十分重大。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聯合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等單位,依據《玉米機械化收獲減損技術指導意見》,制作了科普視頻**《顆粒歸倉:糧食機收減損(玉米)》**,重點普及如何確定玉米適宜收獲期、調整機收作業狀態、提升機手操作技巧等常識技能。

下面就讓視頻中的主角“程工”(農機工程師)和“阿豐”(農機手)帶我們來看看玉米機收環節有哪些重要小技巧吧!

**1.**如何判斷玉米機收適宜期?

正常收獲期:玉米成熟的標志是植株的中、下部葉片變黃,基部葉片干枯,果穗變黃,苞葉干枯呈黃白色而松散,籽粒脫水變硬乳線消失,微干縮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現黑帽層,并呈現出品種固有的色澤。玉米收獲時期因品種、播期及生產目的而異。特殊地塊收獲期:收獲倒伏玉米、過濕地塊玉米,應根據天氣情況、受災情況以及下茬作物播種時間,因地制宜收獲。如遇雨季迫近,或品種易落粒、折稈、掉穗、穗上發芽等情況,應適當提前搶收。

2.如何選擇玉米收獲機型?

收獲玉米果穗:對種植中晚熟品種和晚播晚熟的地塊,玉米籽粒含水率在25%以上時,應采取機械摘穗剝皮、曬場晾棒或整穗烘干的收獲方式,待果穗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或東北地區白天室外氣溫降至-10℃時,再機械脫粒。收獲玉米籽粒:對種植早熟品種的地塊,當籽粒含水率降至25%以下或東北地區白天室外氣溫降至-10℃時,可利用玉米籽粒聯合收獲機直接進行脫粒收獲,減少晾曬再脫粒成本。

3.如何調整玉米收獲機相關工作參數?

①摘穗機構參數調整。輥式摘穗:調整摘穗輥的轉速為900~1200 r/min。摘穗輥間隙調整至玉米莖稈平均直徑的0.3~0.5倍。板式摘穗:調整拉莖輥間隙至10~17 mm,當莖稈粗、植株密度大,作物含水率高時,間隙適當增大些,反之間隙調小些。摘穗板前端間隙調整為光果穗直徑的2/3,摘穗板后端間隙比前端大5 mm。保持發動機額定轉速,拉莖輥轉速保持在600~900 r/min。②剝皮機構參數調整。壓送器與剝皮輥間距,應略小于玉米穗的直徑。剝皮輥傾角調整至10°~12°。③脫粒清選部件參數調整。玉米籽粒收獲時,在破碎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提高脫粒滾筒轉速,減小滾筒與凹板之間的間隙,提高脫凈率;在含雜率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適當減小風扇轉速、調大篩子開度及提高尾篩位置,減少清選損失。

4.如何選擇玉米機收作業路線?

收獲機作業時機手應首先了解擬作業地塊的大體形狀、長寬與玉米種植方向,以確定機具進地位置與行進方向,務必保證機器沿玉米種植行的方向行進。轉彎時應停止收割,采用倒車法轉彎或順時針兜圈法直角轉彎,不要邊收邊轉彎,以防分禾器、行走輪等壓倒未收獲的玉米,造成漏割損失,甚至損壞機器。應盡量避免垂直于種植行收割,特別是在壟較高的田塊,垂直于種植行收割會造成機器大幅度顛簸,進而加大收割損失,甚至造成機具故障。

5.如何選擇玉米機收作業速度?

應根據玉米收獲機理論喂入量、玉米產量、植株密度、自然高度、干濕程度等因素合理確定作業速度,一般為4~6 km/h。應保證前進速度與拉莖輥轉速、撥禾鏈速度同步,減少割臺落穗損失。通常情況下,開始時先用低速收獲,然后適當提高作業速度,最后采用適宜的正常作業速度進行收獲,嚴禁為追求效率單方面提升前進速度。收獲中注意觀察摘穗機構、剝皮機構等是否有堵塞情況。當玉米稠密、植株大、產量高、行距寬窄不一(行距不規則)、地形起伏不定、早晚及雨后作物濕度大時,應適當降低作業速度;低速行駛時,不能降低發動機轉速。晴天的中午前后,秸稈干燥,收獲機前進速度可選擇快一些。玉米過度成熟時,莖稈過干易折斷、果穗易脫落,脫粒后碎莖稈增加易引起分離困難,收獲時適當降低前行速度,也可安排在早晨或傍晚莖稈韌性較大時收割。

6.如何調整作業幅寬(收獲行數)和****留茬高度?

在負荷允許、收獲機技術狀態完好的情況下,控制好作業速度,盡量滿幅收獲,當負荷較大時,適當減少收獲行,保證作物喂入均勻,防止喂入量過大,影響收獲質量。當玉米行距寬窄不一,可不滿割幅作業,避免剮蹭相鄰行莖稈,導致植株倒折及果穗掉落,增加損失。

留茬高度應根據玉米的高度和地塊的平整情況以及翌年(下茬)作物種植技術模式而定,一般留茬高度要小于10 cm,也可高留茬30~40 cm,后期再進行秸稈處理。采用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區域,收獲時留茬高度盡可能控制在10~25 cm,以利于根茬固土,形成“風墻”,起到防風、降低地表風速和阻擋秸稈堆積作用。

7.如何收割倒伏玉米?

對于倒伏方向與種植行平行的玉米植株宜采取與倒伏方向相反的逆向對行收獲方式,并空轉返回,有利于扶起倒伏玉米進行收割;對于倒伏方向不一致的玉米植株宜采取往復對行收獲作業方式。作業時收獲機分禾器前部應在壟溝內貼近地面,并斷開秸稈還田裝置動力或將該裝置提升至最高位置,防止漏收的玉米果穗被打碎,方便人工撿拾,減少收獲損失。收獲作業時應適當降低收獲速度,及時清理割臺,防止倒伏玉米植株不規則喂入等原因造成的堵塞,影響作業效果,加大作業損失。

制作單位:

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金陵科技學院

全國農機化教育培訓中心

支持單位: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

中國農業機械學會

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

江蘇省農業工程學會

江蘇省農業機械學會

鳴謝:

河北英虎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白羽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江蘇農仿軟件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化農業裝備學報(中英文)》編輯部

來源: 智能化農業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