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市集、科普展覽、精彩演出……近日,2024年全國科普日臺州系列活動在全市各縣(市、區)如火如荼地展開。200多場“包羅萬象”的科普盛宴,為廣大市民帶來了獨具特色的科普體驗。“有趣!”“好玩!”“神奇!”這三個詞成了全國科普日期間大小朋友們口中的“高頻詞匯”。
在臺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的牽頭下,全市各地不斷創新形式,為參與者提供全方位、沉浸式的科學體驗。通過科普講座、實驗互動、科技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公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精神,并激發更多科技愛好者投身于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熱情。
科學普及“零距離”
“朋友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四翼恐龍?恐龍能復活嗎……”10月1日上午,市科技館內人潮涌動,一場名為《中國恐龍化石大發現》的主題講座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被譽為“恐龍院士”的徐星教授以其淵博的知識和生動的講解,將恐龍的世界栩栩如生地呈現在觀眾面前,使得那些遙遠而神秘的史前巨獸仿佛穿越時空,與現代人進行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
腦控萬物、機器人群舞、無人機編隊表演……日前,2024年全國科普日臺州主場活動在臺州信仰公園啟動,科普工作者結合科學市集、科學家精神展演以及富有互動性的現場游戲,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高新科學技術,吸引眾多市民參與。
隨著科普活動的熱潮持續升溫,9月27日,杭州師范大學臺州附屬云湖中學迎來了“科技創新 點亮未來”首屆校園科技節。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余星博士受邀出席,他以“深潛技術發展概況”“蛟龍探海之印度洋”和“深潛支撐科學研究”為主題,通過豐富的圖文資料和震撼的視頻展示,向師生們揭示了深海探索的奧秘。這場講座不僅拓寬了學生們的視野,更激發了他們對海洋科學的濃厚興趣。
在天文領域,科普熱潮同樣高漲,路邊觀星、天文講座、天文競賽等活動相繼開展。其中,9月22日,臺州市第七屆中小學生天文學知識競賽在洪家中學圓滿落幕。經過層層選拔,來自全市各中小學的73名優秀選手圍繞天文學基礎知識、天文觀測技巧、宇宙探索歷史等多個方面展開了激烈的比拼。他們用智慧和熱情展現了新一代青少年對天文科學的熱愛和追求。
聚焦新質生產力
近日,浙江省科協在全省范圍內,擇優遴選了113家浙江省新質生產力科普體驗館(點)。其中,臺州有8家入選,包括華能(浙江)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玉環分公司、人工智能及智能產品應用創新中心等。
9月28日,新質生產力科普體驗館(點)之一三門核電站里熱鬧非凡。當天正值中核集團第十屆“核你在一起”科普開放周期間,臺州市科協組織了42名仙居實驗小學學生開啟探秘核能科普之旅。期間,學生們不僅深入了解了新能源的優勢和應用,還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此次活動是“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之新質生產力科普研學活動的生動縮影。接下來,市科協計劃陸續組織學生走進更多新質生產力科普體驗館(點),進一步引領青少年感受前沿科技,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9月23日上午,椒江區首家省級博士創新站、椒江區新質生產力科普教育基地以及“臺州市少年科學院分院學?!闭浇遗瞥闪?。同時,椒江區首批科學傳播專家和科學傳播達人也被授予聘書,這一系列舉措旨在加快椒江“科技強區”建設,為椒江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并推動“六大片區”的發展,以更好地發揮科協的積極作用。
日前,為期五天的2024年浙江省農函大第一期“鄉村振興科普帶頭人”專題培訓在仙居順利召開,吸引了全省70余名農村科普帶頭人參加。近年來,仙居縣科協積極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圍繞“三農”緊扣農業農村技術服務需求,利用科普科技資源,為農業專家與農民“牽線搭橋”,創新打造了楊梅科普學院、楊梅科技小院等“科普慧農”系列金名片,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沉浸式云上科普
“此刻,我所在的這個晶瑩剔透、如夢如幻的地方,就是臺州海洋世界……”9月24日上午十點半,市科協直播連線新疆阿拉爾市第一師九團學校,帶領學生沉浸式感受海洋的多姿多彩。
“阿拉爾市是臺州市結對城市之一,那邊沒有海,學生如果想看海,只能去很遠的地方?!笔锌茀f相關負責人介紹,臺州海洋世界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便是極佳選擇,能夠激發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孩子們拓寬視野和世界觀。
此次活動旨在實現東西部學校教學共進、資源共享、信息互通、差異互補。近期,市科協圍繞科技創新,先后參加了第六屆師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培訓班,開展了“東西協作 科學牽手”空中科普課堂,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們仰望星辰,從北斗七星到北斗衛星,有‘北斗’的地方就有方向……”9月20日,以《定位未來:從迷航到北斗的星辰大?!窞轭}的云課堂在溫嶺市太平小學開課,生動講述臺州籍院士陳芳允的故事,以及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歷程,并現場展示人造衛星模型制作,全市50所學校2500名學生在線參加。
“老一輩科學家留給我們的,除了知識和技術,還有寶貴的科學精神。作為青少年的我們要努力學習,堅定創新自信,發揚科學家前輩們一往無前、頑強拼搏的精神,讓明天的中國更美好。”溫嶺市太平小學的張同學告訴記者。
來源: 科學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