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切實將“在以科技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上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到實處,杭州市科協著力打造“杭州市新質生產力科普館群落”,日前認定了首批27家新質生產力科普館。“科普杭州”將推出“杭州市新質生產力科普館風采”系列報道,陸續刊發科普館簡介,展示新質生產力科普館風采。
有界無域
繪就視覺智能新圖譜
視覺智能產業作為杭州新質生產力的驅動引擎之一,正爆發出強勁的經濟動能。據統計,2023年,杭州視覺智能規上企業達846家,全市視覺智能產業總營收達到7763億元,較上一年度同比增長7.1%。“中國視谷”以蕭山區和濱江區兩地合作為基礎,圍繞視覺智能產業,正全力打造中國視谷窗口園區。目前,吉利極電電子、矽力杰芯片測試、德博曼智能家居和海外總部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已落地中國視谷,累計簽約智能物聯億元以上項目21個,總投資217億元。
步入位于蕭山區的首批杭州市新質生產力科普館——浙江視覺智能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中國視谷”視覺智能技術與應用展示中心),宛若手握一把開啟未來“視界”的密鑰。在這里,一批勇立視覺智能產業潮頭的先行者,正在持續發力,詮釋新質生產力的視覺意義。
視覺啟“杭”
七大產業同頻振
置身于“中國視谷”窗口園區,能直觀感受到視覺智能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工業機器人利用3D智能相機自動識別無序堆疊物體,隨后用機械臂精準挑揀并放置于對應的位置,實現全自動的上下料和拆碼垛作業;齒科診所借助高精度3D視覺技術,快速完成從采集患者口腔數據、義齒設計至3D打印制造的數字化流程;工程師手持新一代掃描儀,能在短短1小時內獲取復雜工件的1200萬個點位數據,顯著提升產品建模效率……來自數字安防、工業視覺、智能網聯汽車、醫學影像、智能生活及辦公、虛擬現實及元宇宙和特殊成像等視覺智能七大領域的創新成果,擘畫了一幅充滿未來感的壯麗畫卷。
圖 1 “中國視谷”展廳內的視覺智能成果
騰籠換鳥
古湘湖畔筑新夢
蕭山區所屬的聞堰街道,曾被譽為“中國五金之鄉”,五金、汽車配件曾是當地人引以為豪的標志,但隨著城市化的深入發展,聞堰迫切需要進行一場脫胎換骨的經濟轉型,由此而起的“騰籠換鳥”行動迅速鋪開,大大小小的企業騰挪出連片土地,為打造視覺智能技術創新高地提供產業空間。
當蕭山區在緊鑼密鼓地加快土地騰挪盤整,其鄰近的濱江區也未曾停歇。占地不到全省0.1%的濱江區,卻創造出全省3.0%的地區生產總值,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家上市公司,其中不乏像海康威視、大華股份、新華三等一批視覺智能領域的佼佼者。依托兩地的區域與地理優勢,“中國視谷”窗口園區創新性地采用“蕭山提供空間,共同導入項目”的蕭濱一體化發展模式,加速推動濱江“鏈主”企業在蕭山裂變布局,譜寫區域經濟合作新篇章。
圖 2 “中國視谷”展廳
以賽引才
產業新星展風采
去年,首屆以“中國視谷杯”命名的創新創業挑戰大賽華麗亮相,該賽事聚焦工業視覺、醫學影像、智能網聯汽車等視覺智能領域的技術與應用,向全球遞出“英雄帖”。賽事匯聚了300余個優秀項目,其中8個獲獎項目落地“中國視谷”。日前,第九屆大賽已盛大啟幕,面向全球征集視覺智能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賽事中,“中國視谷”將首次發布視覺智能產業新質生產力榜單,設立多個專項獎,以表彰和鼓勵在視覺智能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團隊與人物,讓人才“活水”不斷涌流。
圖 3 “有界無域”的產業生態圈
資源互惠
全域聯動煥生機
“中國視谷”組建了一支強有力的智囊團隊,這些專家分別來自視覺智能產業相關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投融資機構和行業領軍企業。浙江視覺智能創新中心對外合作總監陳誠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的模式,讓更多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落地。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尋求產業鏈合作還是投融資,都可以向我們的專家團隊咨詢,獲得專業的陪伴式服務。
在這個“有界無域”的產業生態圈中,工廠與實驗室的物理桎梏被打破,科研概念得以從“書架”走向“貨架”,轉化為市場上的實際商品,為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生動注腳。
圖4 杭州視覺智能企業展示平臺
在“中國視谷”展廳中央,“杭州視覺智能企業展示平臺”以衛星地圖的形式呈現在眾人眼前。放眼杭城,眾多企業排布在蜿蜒的錢塘江兩岸,它們在視覺智能的賽道上競相發展,燦若星辰,照亮了杭州“打造萬億級智能物聯產業生態圈”的開拓之路。
來源: 浙江省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