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國生物材料學會“健康向未來”科普沙龍第三季之“打造一個活心臟”科普報告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硅酸鹽研究所”)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科普基地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上海市青年聯合會和小鋤心公益社共同舉辦,來自上海市閔行區明強小學的師生和家長共計70余人參加活動。

它是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如果我們的心臟生病了,我們能否創造出一個人工的活的心臟代替我們原本的心臟而跳動呢?”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陶瓷分會委員、上海硅酸鹽研究所信息情報中心正高級編審翟萬銀圍繞人造心臟研究的最新進展,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與會師生及家長作題為“制造一個活心臟”的科普報告。報告聚焦前沿科技、內容新穎,激發了與會青少年的科學好奇心,紛紛爭先進行互動。

報告環節后,上海硅酸鹽研究所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研究中心楊之波博士帶領大家參觀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課題組實驗室,詳細介紹了生物材料從實驗室制備、表征以及進行細胞實驗的全流程,與會青少年們積極提問、體驗,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自2018年獲批成為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科普基地以來,始終積極承擔社會公益性科普工作,特別是在生物陶瓷領域,通過開放實驗室、專題講堂等多種方式,向公眾科普生物陶瓷等生物材料的科學知識與技術原理,均產生了良好反響。接下來,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將繼續發揮科普基地的平臺作用,積極組織更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弘揚傳承科學精神做出積極貢獻。

來源: 中國生物材料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