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不只是一個專業術語,它可以拓展延伸出更多信息,而我們的每一個小行為,都能助力到降低碳排放的大事中來,和大墅一起來溫故知新吧。

地球一小時:

WWF(世界自然基金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提倡于每年三月最后一個星期六的當地時間晚上20:30,家庭及商界用戶關上不必要的電燈及耗電產品一小時,以此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

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CO2)、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是主要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可以留存1000年,甲烷為10年,一氧化二氮為120年。

溫室效應:

與氧氣和氮氣等其他大氣氣體不同,溫室氣體不但不會吸收紅外輻射,反而反射紅外輻射。由于人為排放,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增加,地表輻射的能量被困在大氣中,無法逃離地球。這部分能量返回到地表被重新吸收。由于進入地球的能量多于離開地球的能量,地球表面的溫度會上升,直到達到新的平衡。

碳排放:

關于溫室氣體排放的一個總稱或簡稱。溫室氣體中最主要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詞作為代表。在人類日?;顒又?,無時無刻都在排放二氧化碳。通過直接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為直接排放,如汽車燃燒汽油。生活中電力、熱力等使用過程不產生二氧化碳,但在生產電力、熱力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被稱為間接排放,如火力發電等。

碳達峰:

是指在某一個時間點,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

是指企業、團隊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過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低碳城市:

指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全面進步,市民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減少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 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宜居城市。

低碳飲食:

主要包括低碳食品和低碳烹飪兩個方面。

碳足跡:

指的是由企業機構、活動、產品或個人引起的溫室氣體排放的集合。個人的“碳足跡”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用”等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總量。

無廢城市:

是新的城市發展模式,也是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盁o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來源: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