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非農化”是指違規占用耕地開展非農建設的行為,包括占用耕地綠化造林,占用耕地種植果樹、茶樹等,占用耕地綠化種草,占用耕地挖塘養魚、挖湖造景以及占用耕地建房等。耕地“非農化”破壞了耕地的耕作層,影響耕地質量,尤其是當耕地變為建設用地后,嚴重破壞耕地生產力,對國家糧食安全構成威脅。我國人多地少,耕地是最為寶貴的資源,關系14億人的吃飯大事,這決定了保護耕地決不能有半點閃失。

為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強化監督管理,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行為。那么,在發現打擊耕地“非農化”中,“吉林一號”能做什么呢?

空天地一體化耕地“非農化”監測模式

耕地“非農化”遙感監測服務的核心任務是對耕地違法行為進行“發現”和“整改”,需要多個政企單位和相關工作人員共同協作。“吉林一號”總結了一套成熟的空天地一體化協同監測模式,即“發現、審核、調查、整改、追溯、考核”的全流程監管體系。

**發現:**在遙感影像上提取疑似耕地“非農化”目標。

“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為全球最大的亞米級光學遙感衛星星座,基于吉林一號高分辨率衛星影像能夠精確定位違法行為空間位置,準確判斷違法行為類型,最小識別目標精確到50㎡,并且具有省級行政區月度覆蓋的能力,根據需求對重點區域緊急拍攝。

**審核:**對耕地“非農化”目標進行手續合規性核查。

調查:利用外業APP進行外業調查取證。

**整改:**確定違法行為進行針對性整改處理。

**追溯:**保持衛星持續拍攝,監測違法行為整改情況。

**考核:**根據調查、處理以及后續追溯情況對各部門進行考核處理。

某市耕地非農化監測(1月/次)

該監測模式已在多市耕地非農化整治行動中成功應用,多個項目的成功應用也充分證明了以遙感手段監測耕地“非農化”行為的可行性。利用多期衛星遙感影像監測耕地“非農化”行為,不僅能夠發現目標,還可以高效地掌握耕地“非農化”的時空分布格局和演變過程,為合理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據。

來源: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