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總書記關于“北斗規模應用進入市場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的關鍵階段”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科普中國”面向廣大青少年大力弘揚新時代北斗精神,全面普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科技知識、激發青少年對空天科技的熱情和興趣、提高青少年科技創新能力和素質。通過北斗專業化賽事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工程思維、邏輯思維、創新思維,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綜合科技素養,實現“弘揚北斗精神、傳承北斗文化、創新北斗應用、培養北斗人才”的目標。
《追北斗夢的武漢孩子畫出“阿爾及利亞一號”衛星,那是援非醫生媽媽送給他的特殊禮物圖案》報道從學子參加大賽的科普活動切入,生動展現了中國國之重器和航天工程服務“一帶一路”、造福世界人民、創造美好生活的縮影。十余年來,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與“一帶一路”倡議同向而行,已為包括“一帶一路”合作伙伴在內的120余個國家和地區、超20億用戶提供服務,讓世界人民共享北斗福祉。
原文如下:
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
8月底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五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以下簡稱“北斗杯”大賽)全國總決賽獎項名單,將于9月10日結束公示期。這次競賽型北斗科普活動,主要有創想畫、小論文、創意實物、救援應用等賽道。
湖北武漢選手、參賽時是武大二附小六年級學生的楊子木,在“北斗智慧時空”創想畫競賽項目中,憑借“北斗守望,絲路傳情”主題作品,被公示為全國三等獎。他在湖北省賽區獲得的是一等獎。
楊子木在“北斗杯”大賽總決賽上的留影(受訪者供圖)
在這幅畫的中間,有一顆衛星。它是“阿爾及利亞一號”通信衛星(以下簡稱“阿星一號”),由中國協助設計、制造并送上太空,這是該國的第一顆通信衛星。
“那里的人們感謝中國的幫助,他們國家的500第納爾的紙幣上印的就是這顆衛星的圖案?!睏钭幽菊f,這張紙幣是他媽媽李欣送給他的特殊禮物。李欣現在正在阿爾及利亞(以下簡稱阿國或阿方)執行醫療援助任務,她跟北斗衛星一樣,在為“一帶一路”國家做出服務。
孩子參加“北斗杯”大賽畫出這顆衛星
“這幅畫的名字是‘北斗守望,絲路傳情’。希望通過這幅畫,能讓大家感受到中國科技探索的精神和文化傳承的力量?!?月20日,楊子木在武漢參加“北斗杯”大賽湖北賽區比賽時,拿出的作品讓評委們眼前一亮。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幅畫中的主要元素有衛星、圓月、駝隊、樓閣和中國科考隊等元素,描繪了這樣一幅融合場景:最上面,一位科考人員正拿著攝影設備觀察南極企鵝;在最下面,一支駱駝商隊向沙漠深處遠行,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古代溝通中外的絲綢之路;畫面正中央,在一輪圓月照耀下,兩只仙鶴從黃鶴樓前展翅騰飛,甚至與一顆衛星“擦肩而過”。
楊子木在“北斗杯”大賽湖北賽區上展示的作品
楊子木告訴評委,這顆衛星叫“阿星一號”,是由中國制造、2017年12月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自此,阿爾及利亞擁有了第一顆通信衛星?,F在,衛星讓這個位于北非的國家也能享受到各種通信服務。
“畫中每一個元素,都希望能讓大家感受到現代科技力量與傳統歷史文化的融合?!彼f,在古代,絲綢之路幫助中國與中亞、西亞、歐洲等地區的經濟文化和技術往來;黃鶴和黃鶴樓元素,代表了武漢科研團隊為研發通信衛星和北斗導航系統起到的重要作用,而“一帶一路”就是現在的絲綢之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成為空中的“指南針”。
楊子木說,他知道北斗衛星系統已經向全球用戶開放了定位導航功能,有很多國家享受到了它帶來的便利。
他透露,自己的母親李欣正在阿國執行中國醫療援助任務。那里的人們非常感謝中國給予的幫助,所以他們國家500迪拉爾的紙幣上印有這顆衛星的圖案。他說:“紙幣是我媽媽送給我的禮物,她告訴了我這張紙幣背后的故事?!?/p>
李欣送給兒子的阿國紙幣
“這幅作品融合了現代科技和歷史文化元素,很有想象力。主題比較接地氣,符合時代特征?!薄氨倍繁贝筚惡辟悈^評委之一、漢口學院副校長王鶴說,她看好這幅作品。
援外媽媽回來探親送給兒子的特殊紙幣
楊子木今年12歲,報名參加“北斗杯”大賽時,是武漢大學附屬第二小學的六年級學生,9月份已入讀武漢經開外國語學校,好巧不巧,他所在的班就叫“北斗班”。
“暑假前,小學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群發布‘北斗杯’湖北賽區選拔賽開始報名的消息?!?/p>
楊子木說,因為小學跟武大的關系,他很早就知道劉經南、李德仁等科學家在國家建設北斗導航系統時做出的貢獻,很佩服他們。當知道這個比賽的時候,他就想參加。
他的父親楊洪寬見證了他的努力過程:利用課余時間,上網查詢了北斗導航系統的資料,對系統的組成、功能、研發過程、應用場景等各方面都做了深入地了解……
楊子木向評委介紹自己的作品
“今年6月底,楊子木跟媽媽商量好了主題,一個下午就畫完了。”楊洪寬說,他們很喜歡孩子的作品?!氨倍肥赝?,絲路傳情”的主題還有衛星的元素,跟楊子木媽媽李欣的經歷有關:李欣是湖北省腫瘤醫院的一名麻醉醫生。2023年9月作為第28批中國(湖北)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的成員赴該國,開始為期2年的醫療援助任務。
目前還在阿國工作的李欣,在微信上告訴記者,去年該國為中國醫療隊舉辦的歡迎儀式上,該國官員講述了中國人給他們的各種幫助,其中就講到了“阿星一號”衛星的來歷。那是中國協助該國制造、發射的一顆通信衛星,也是中國為阿拉伯國家提供的第一顆衛星。所以,它被印在阿國面額500第納爾的紙幣上,成為中阿友好合作的象征。
“孩子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衛星這個素材。”李欣今年回國探親時,將一套阿國錢幣當做禮物送給了楊子木,其中就包括這張紙幣。她自豪地將這顆衛星背后的故事講給兒子聽。楊子木“看見”了這顆衛星,把它記在了心里。
白衣天使、北斗衛星服務“一帶一路”
公開信息顯示,1963年,中國正式向阿爾及利亞派遣醫療隊,拉開了對非醫療援助的序幕,迄今持續了61年。
李欣介紹,目前,湖北省承擔了中國援阿的醫療任務,每隔兩年會組織篩選一批囊括婦產科、麻醉科、針灸科、燒傷科、骨科等阿國極缺的醫生團隊赴阿援助。中國援阿醫療隊駐扎在阿爾及利亞最艱苦最需要醫生的沙漠和山區。
李欣在受援醫院擔任麻醉醫生和復蘇醫生雙重職責。她所在的艾因迪夫拉分隊,是中方援阿醫療分隊中學科最全的一個分隊。駐地醫院除了接收眾多的產科病人外,還收治急診、危重病人。他們利用有限的醫療設備和藥品,盡力發揮臨床經驗和技術優勢,治病救人。
李欣帶教阿國麻醉醫生(受訪者供圖)
“她為數百例急危重病人實施了救治?!贬t療分隊隊長、湖北省人民醫院醫生劉謙介紹,去年底,有一個當地的小孩,被磚頭砸中頭部昏迷數天,當地醫生束手無策。李欣聯合隊友為孩子做氣管切開手術,并在后續的治療中手把手指導阿國醫護。“這個孩子終于轉危為安,現在在扎針灸,不久就可以重返校園。有阿國醫護人員說,這是奇跡!”
在艱苦條件下,中阿醫生為小嬰兒完成手術(受訪者供圖)
天上的衛星也在為該國帶來積極變化。阿爾及利亞絕大部分面積是沙漠,通信網絡非常薄弱。“當我們習慣用智能手機、5G信號時,那邊還沒有普及智能手機,大部分用戶只能接打電話、發短信,而沙漠里基本上沒有信號?!?/p>
現在李欣能在阿國用社交軟件跟國內親友聊天,也多虧了這顆衛星。她了解到,阿星一號能夠覆蓋阿國全境,能為偏遠地區民眾提供基礎通信、寬帶接入等服務。有阿國的導游告訴李欣,當地政府和公司很想開發沙漠中的旅游、礦產等資源,迫切需要通信衛星和導航系統的幫助,現在有了中國的幫助,已經看到了希望。
“北斗杯”大賽湖北賽區組委會主任、湖北省北斗高端制造業創新中心主任余峰透露,中國北斗衛星系統已經免費向全球用戶開放公開定位導航服務,正開展全方位、多層次、高水平的國際交流合作,現在已有包括很多“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100多個國家共享北斗服務。
(圖源:除署名外,其余配圖由極目新聞記者胡長幸攝)
來源: 極目新聞記者 胡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