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禿鷲日(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IVAD)是這樣定義的:每年 9 月的第一個星期六


圖片源自 IVAD 組委會

查看掛歷,2024年9月7日是“禿鷲日”(Vulture Day)——國際禿鷲意識日(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簡稱:IVAD)。

身邊的鷲類,究竟面臨什么樣的問題,簡單羅列如下。

全球現存鷲類僅 23 種,在中國約有 8 種。

(一)種群數量快速下降,已知禿鷲、高山兀鷲、胡兀鷲(三鷲)都有相似的困境,野外很難遇見。

(二)食物出現問題,因為是食腐動物,有特殊的需求。環境中的腐爛動物,越來越少了。

(三)棲息地喪失,特別是繁殖地難覓。

(四)獸藥傳遞,典型的案例,雙氯芬酸中毒,危害極大(在印度和非洲 鷲類種群數量減少了 93-97 % )。

(五)觸電或者碰撞電線,還有一些風電場案例和路殺。

(六)市場需求大爆炸,包括禮品店、中藥材(民族醫藥)、標本館、博物館、動物園、民間貿易、科研機構等的采集。

如你所知,每年的 9 月第一個周六為“禿鷲日”(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簡稱IVAD)。在國際禿鷲專家組的主持下,保護鷲類成為一項全球倡議,旨在提高人們對鷲類在生態系統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保護它們的迫切需要的認識。我們希望您已經計劃好當天或在任何日期參加活動,請在社交媒體的主頁上注冊您的活動,以進一步增強我們的集體影響力。

以下是一些關于如何參與 IVAD 的建議:

(1)組織活動:計劃當地的宣傳或其他活動,以吸引您的社區廣泛參與。

(2)參加國際 IVAD 活動:加入當天發生的現有活動(如救一救鷲鷲)。

(3)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信息:開展自己的活動或使用我們的工具包分享關鍵信息并提高鷲類的知名度。

歡迎加入我們的活動。

我在天山大峽谷等你。

、、、、、、

“禿鷲日”(Vulture Day)——認識鷲類日 (高山兀鷲 Gyps himalayensis,攝影:馬鳴)

保護禿鷲,我們在行動。天山后峽,海拔 2000-4000米,尋找正在消失的鷲類(馬鳴 攝)


2024年9月4日,我們在天山后峽,尋找正在消失的鷲類(馬鳴 攝)


天山后峽,雪嶺云杉,尋找正在消失的鷲類(馬鳴 攝)

博物館或者科研機構的標本館,對大型猛禽的需求量非常大(馬鳴 攝)

形形色色的案件,高山兀鷲的標本,背景是中國科學院大樓(馬鳴 攝)

各地都有標本需求,幾乎各個保護區策劃建設博物館(馬鳴 攝)

我們在做什么,在天山開展的野外鷲類生存研究,包括食物組成的鑒定與分析(馬鳴 攝)

Vulture Day,我們在天山尋找“三鷲”,開展深入研究與調查(羅彪 _拍攝)

天山胡兀鷲雙飛圖,地點:吉木薩爾(何紅霞 提供)

動物園的非法捕捉和交換交易(荊楚網 提供)

文化與傳統,我們在新疆和西藏,對骨笛(鷹笛)調查,市場的需求量比較大,他們大部分使用的是鷲骨(馬鳴 攝)

市場調查,有鷲骨出售,包括民族藥材(中藥材)和工藝品市場在新疆和西藏(馬鳴 攝)

Selling in the market by MaMing

鷲類調查,骨笛(鷹笛)材料均來自帕米爾高原的兀鷲(黃亞慧、向文軍 拍攝)

民間貿易,活體出售價格僅 200 元,不到 30 $,流向餐館和藥店(周海翔-王唯彥 拍攝)

野外鷲類的調查在天山,培訓研究生攀巖(馬鳴攝)

中國科學院鷲類課題組野外調查,民間調查、訪問、統計,發現鷲類面臨的困境(馬鳴 提供)

市場調查,塔吉克族的鷹笛(骨笛),價格昂貴,7500元——10000元,載歌載舞,右側二位男士在吹骨笛(向文軍 提供)


最近出版的新書《新疆兀鷲》(科學出版社)封面(繪制:高小請)

參考文獻(References)
MaMing R, Kewei Jiang, Junwei Li, Li Chen, Gang Lei. 2020. Use of vulture bone flutes (骨笛) and other products in China. Vulture News, 78(2): 20-30.?
MaMing R. and Guohua Xu. 2015. Status and threats to vultures in China. Vulture News,68(1): 3-24.
MaMing R., Li Lee, Xiaomin Yang, Paul Buzzard. 2016. Vultures and sky burials (天葬)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UCN Vulture News, 71: 22-35.
Ma M., Xu G. H., Wu D. N., et al. 2017. Vultures in Xinjiang. Science Press, Beijing, 1-214.
Ma, M. 2019. Story on Cinereous Vulture.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MaMing, et al. 2015. Brief report on the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malayan Vulture (Gyps himalayensis) in Tianshan Mountains via telecraft monitoring.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0(2): 306 ~ 310.
MaMing R. 2022.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Vultures Brought Into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in 2020 and 2021. Raptors Conservation, 44: 43-48.

來源: 馬鳴風蕭蕭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