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已全面進入主汛期,連續降雨或強降雨天氣增多,容易引發洪澇、泥石流等災害。如何科學防汛? 遇到自然災害又該如何自救?這些知識很重要。

洪水來襲時,有組織地向山坡、高地等處轉移,可以爬上屋頂、大樹、高墻,做暫時避險,等待援救。被洪水包圍時,盡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門板、木床等做水上轉移。盡量不要獨自游水轉移;發現高壓線鐵塔傾倒、電線低垂或斷折時,要遠離避險,不可觸摸或接近。

遭遇城市內澇,該如何避險?接到預警后,地勢低洼的小區、商場、車庫等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可以用門板、沙袋等筑起擋水壩。如若出行在外,要注意路邊防汛安全警示標志,盡量貼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旋渦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蓋的深井、地坑等危險區域。遠離用電設施,發現高壓線塔或電線桿傾倒,要迅速遠避。家中遇內澇積水,應及時切斷電源、燃氣閥。家里可以常備一些內澇防范用品,如哨子、手電、救生衣和救生圈等。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