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中國科協印發《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開展2023年度科技館數據統計及科技館免費開放有關材料報送工作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4〕1號),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組織報送各地科技館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的運行數據和相關材料,中國科技館“科技館數據調查項目組”(以下簡稱“項目組”)負責全國科技館數據的調查、審核、匯總等工作。為保證本次數據調查質量,在以往邏輯檢查、抽樣調查和電話訪談的基礎上,對重點調查數據逐一審核了原始證明材料,同時對同規??萍拣^實時開展橫向比較,對異常數據進行重點核查,主要結果分析如下。
一、全國科技館總體情況分析
(一)全國科技館數量與建筑規模持續增長
截至2023年底,全國建成并對外開放科技館477座,較上一年新增31座,增長率達6.95%;場館總建筑面積509.54萬平方米(見圖1),較上一年增長5.02%,在建、擬建、改建中的科技館共計93座。
(二)接待觀眾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
2023年,全國科技館館均開館日241天,較上一年增加37天;全年累計接待觀眾8941.72萬人次,較上一年增長92.26%;有14座科技館的接待觀眾總數超過100萬人次,其中5座科技館接待觀眾總數超過200萬人次。全國科技館館均接待觀眾18.75萬人次(見表1),較上一年增長79.77%。
(三)東中西部科技館數量分布相對均衡
西部地區共有科技館181座,占比37.95%,東部和中部地區各有153座和143座。整體而言,東中西部科技館數量均衡分布(見圖2)。
(四)縣級科技館占全國科技館總數的一半以上
全國共有省部級科技館31座,數量與上一年持平;地市級科技館共有194座,占全國科技館總數的40.67%;縣級科技館有248座,占全國科技館總數的一半以上(見圖3)。
(五)小型科技館成為新增場館的主力軍
全國共有特大型科技館39座,較上一年增加1座;大型科技館52座,較上一年保持不變;中型科技館有66座,較上一年增加7座;小型科技館有320座,占全國科技館總數的67.09%(見表2),較上一年增加23座,成為2023年新增場館的主力軍。
(六)科協是科技館的主要歸口管理單位
全國477座科技館隸屬7類主管部門。其中隸屬科協系統的科技館有442座,占全國科技館總數的92.66%;隸屬非科協系統的科技館有35座(見表3)。
(七)常設展廳及展覽運行情況
從建設情況看,全國科技館常設展廳總面積保持穩定增長,相較2022年的199.16萬平方米增長5.99%,達到211.08萬平方米。
從運行情況看,全國科技館常設展覽服務觀眾總量大幅提升,相較2022年的4362.09萬人增長88.22%,達到8210.46萬人。
常設展覽展品完好率相較上一年基本持平,平均為92.53%。完成常設展廳更新的場館共計80座,占科技館總數量的16.77%,相較上一年略有減少。更新展品數量4670件,相較上一年增長33.09%,自主設計并投入使用的展品數量共計191件,占本年度全部更新展品數量的4.09%,相較上一年的450件下降57.56%。完成更新改造的展區共計108個,改造面積5.10萬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常設展廳改造的投入經費0.43萬元。
全國科技館常設展覽展品研發及展區更新改造支出、短期展覽開發支出、影視資源建設等其他支出總費用共計6.00億元,占當年科技館經費總支出的12.11%。其中常設展覽展品研發及展區更新改造費用共計4.62億元,占當年科技館經費總支出的9.34%。
(八)短期(臨時)展廳及展覽運行情況
全國科技館短期(臨時)展廳總面積穩中略有增長,相較上一年的24.84萬平方米增長0.93%,達到25.07萬平方米。
全國科技館館內展出短期(臨時)展覽數量共計481個,相較上一年度下降10.76%;其中自主開發、合作開發、引進的展覽數量占比分布相較上一年度基本一致,分別為29.94%、17.26%、52.81%。短期(臨時)展覽共計服務觀眾2891.11萬人,較上一年度大幅提升,增長60.06%。短期(臨時)展覽館外巡展共計117站,較上一年度減少55.68%。
2023年全國科技館短期展覽開發支出共計7129.4093萬元,占當年科技館經費總支出的1.93%。自主開發展覽平均投入為15.70萬元,合作開發展覽平均投入為25.69萬元,引進展覽平均花費為20.33萬元。
(九)展覽教育活動規模
全國科技館開展教育活動各項內容相較上一年有大幅提升??偦顒訄龃卧鲩L89.78%,達21.96萬次;總服務觀眾量增長71.84%,達2506.03萬人次。其中,館內基于展覽展品的教育活動、館內開展的其他教育活動、館外開展教育活動分別為14.66萬次、5.35萬次、1.95萬次,服務觀眾量分別為950.62萬人次、837.95萬人次、717.46萬人次。
全國科技館教育活動開發數量相較上一年增長23.29%,達4198項(見表4)。
(十)特效影院建設及服務情況
從特效影院建設情況看,全國范圍內建設有特效影院的科技館共有214座,占比44.86%,較上一年增加33座。其中,設有球幕影院或天象廳的科技館共109座,設有巨幕影院的有27座,設有3D和4D影院的有182座,設有動感影院的有31座,設有其他類型影院的有63座。科技館特效影院總面積為11.62萬平方米,共配備34263個座位。
從特效影院服務情況看,全國科技館特效影院累計播放電影17.45萬場次,服務觀眾711.73萬人次。
(十一)網絡平臺建設及網絡科普相關情況
全國科技館中,有56.60%的科技館建設或使用了網絡平臺。其中,23.27%的科技館設有官方網站,網站年度PV總量(page view,網絡瀏覽總量)達16.67億次;55.77%的科技館開設了微信公眾號或小程序,微信關注用戶共4130.97萬;10.27%的科技館設有官方微博賬號,微博粉絲量共1299.46萬;6座科技館設有移動端APP??梢园l現,除網站年度PV總量外,其余科技館網絡平臺建設的數據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因為2023年度統計要求相關賬號需以本館為注冊主體,其他注冊主體的賬號如科協的公眾號不納入統計。
從網絡科普資源發布和傳播情況看,全年共發布虛擬漫游展覽104個,科普音視頻1.9萬個,科普圖文4.64萬篇,總瀏覽量達21.41億次。全年開展線上科普活動2475次,參與人數達2.85億人次。整體看來,地市級以上科技館是網絡科普資源發布及傳播的主力軍(見表5)。
(十二)科研工作情況
全國科技館共實施完成86項科研項目,其中,省部級(含)以上項目達到20項,占比23.26%,橫向合作項目7項,占比8.14%。這些項目的完成體現了科技館在科研領域的積極參與和貢獻,更展示了其在推動科技創新和應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從科研成果看,全國科技館共計發表了330篇期刊文章,正式出版學術專著、科普讀物、教材、期刊等書刊44種。在知識產權方面,獲得了117項專利證書,開發了216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文化創意產品。作為起草單位參與制修訂并在本年度正式發布的標準共11項。這些科研產出反映了科技館在科研、知識傳播、知識產權創造和標準化工作方面的活躍參與和重要成就。
從業務獲獎情況看,全國科技館共獲得2083個獎項,其中國際范圍獎項9個,國家級/行業權威范圍獎項502個,省部級范圍獎項1071個,地市級范圍獎項501個。這些獎項折射了全國科技館在業務領域的水平與影響力。
(十三)輻射服務情況
全國各級科技館積極開展輻射服務工作,主辦/參與流動科技館巡展2647站。此外,共有111座科技館組織和承辦了各類行業會議、培訓、活動、賽事等,包括國際性8次、全國性42次、省級97次、地市級132次。在服務其他科普設施或機構方面,全國共有98座科技館提供了多樣化的支持和服務。其中,展教資源服務的覆蓋率最高,達到82.65%,66.33%的科技館提供了人員培訓服務,50.00%提供了技術支持服務,33.67%提供了展品維修服務。
二、各省級行政單位科技館主要運行情況對比分析**(一)各省級行政單位科技館數量**
內蒙古自治區和山東省仍舊是擁有科技館數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分別有48座和38座科技館(見表6),占全國科技館總數量的10.06%和7.97%。湖北省成為全國科技館數量增長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較上一年增加8座科技館,占全部新增場館數量的25.81%。海南省于2023年首次建成了達標科技館,實現海南省內科技館從無到有的突破。
(二)各省級行政單位科技館建筑面積
山東省、廣東省、河南省依舊是擁有科技館總建筑面積最大的3個省級行政單位,分別有49.35萬平方米、42.57萬平方米、33.57萬平方米(見表7),占比9.67%、8.35%、6.58%。安徽省因安徽省科學技術館和合肥市科技館在2023年進行了改擴建,成為全國科技館建筑面積增長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建筑總面積增長6.91萬平方米,占全國總增長面積的28.37%。
(三)各省級行政單位科技館接待觀眾情況
從各省級行政單位科技館接待觀眾總量看,數量最多的是河南省、廣東省、山東省。從館均服務觀眾量看,平均單個場館服務觀眾數量最多的是北京市,館均接待觀眾124.37萬人次,較第二名天津市的館均接待觀眾量高135.33%;從科技館的接待觀眾總量占全省年末常住人口的比例來看,最高的依舊是北京市,達到22.78%,較第二名福建省高8.63個百分點(見表8)。這主要與中國科學技術館位于北京市有關,作為全國唯一一家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中國科學技術館2023年接待觀眾452.37萬人次,占北京市年接待觀眾總量的90%以上。
據統計,2023年全國各省級行政單位所屬科技館年接待觀眾總量較上一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長,接待觀眾總量占當地年末常住人口的比例平均每個省級行政單位增加3個百分點,全國科技館接待觀眾情況較上一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從各省級行政單位接待觀眾量增長情況看,其中增長量最高的河南省、山東省、廣東省、北京市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年接待觀眾增長量均在300萬以上,遼寧省、江西省、福建省、湖北省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年接待觀眾增長量均在200萬以上。從地域來看,東部地區平均每個省級行政單位接待觀眾量較上一年增長187.52萬人次,中部為168.15萬人次,西部為73.58萬人次。
作者:王美力 楊 洋 宋岳龍 王姝婧 馬宇罡 蔡文東(中國科技館)
趙 洋(本文通訊作者,中國科技館)
來源: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2024年第2期